-
从福建省乡村社区大学的建设看农村发展模式选择
-
作者:谢佑华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建省 乡村社区大学 乡村发展模式 社区支持农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描述:解决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问题,又保障农民增收,是促进城乡互信互动的最佳路径。上述四个由社区大学在福建省成为引导农村文化和产业建设的范式(Paradigm),对促进中国的乡村社会管理的创新和福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一个样板。
-
社会记忆的文化资本化过程:以洛带客家社会记忆资源的旅游开发
-
作者:梁音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记忆 重构 旅游开发 文化资本化
-
描述:“资本”,需要什么条件,如何转化的?本文通过对洛带个案的分析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以其为现代的旅游开发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主要梳理了洛带其旅游开发中所调用的社会记忆,以及基于这些社会记忆进行
-
从记忆重构的视角看珠玑巷南迁传说对当地发展的推动作用
-
作者:温智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集体记忆 社会记忆 重构 南迁传说 珠玑巷
-
描述:理论,分析当地政府如何用珠玑巷南迁传说吸引珠玑巷移民后裔前来投资、发展当地经济的事例以及当地政府在社会记忆重构这一重要过程中起的领导作用。在论文的结尾,并以珠玑经验为基础给拥有相似潜在资源的地区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
广州某校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大学生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
作者:罗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学生心理 人格特征 广州高校
-
描述:样,共抽取广州医学院一到三年级的69个班,并以“在本民系环境中成长”作为筛选条件,共筛选出918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16pf人格因素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进行问卷调查。<
-
从“土广东”到“客家人”:东山洛带的历史记忆与客家建构
-
作者:南金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山洛带 移民社会 湖广人 土广东 客家建构
-
描述:确立起来的东山洛带“客家”身份,其内涵不同于罗氏客家定义,是一种扩大化了的客家概念。本文以田野考察为基础,特别注重各类文献以及洛带居民历史记忆的发掘。文章采取点、面交织,纵向梳理和横向分析相结合的分析
-
自信心对梅州客家大学生口语的影响
-
作者:张筠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信心 口语 测验 相关
-
描述:一直在外语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我国的英语教学者经常忽略学习者情感因素培养,导致英语教学效率低下。 本文研究了学习者的自信心对学习外语的影响。调查对象为嘉应大学非英语专业物理系二年级的62名学生。论文
-
基于消费价值观的广东大学生消费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
作者:余洪文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价值观 消费价值观 区域消费差异 广东大学生
-
描述:以来,广东省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广东大学生能从家庭里得到的经济支持也在不断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大幅提高。同时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其价值观正在形成并逐步稳定,他们
-
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承与发展:以华族春节为个案
-
作者:亓延坤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加坡 华族春节 中华文化
-
描述:了春节民俗节日文化在新加坡传承与发展的情况,以期从一个角度深入理解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指出,主要祖籍为闽、广府、潮汕、琼、客家等地的新加坡公民,在新加坡特定的自然人文脉络下
-
跨越记忆•散播的种子:台东客家文化图像创作研究
-
作者:黄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东 客家文化 视觉设计
-
描述:達了客家族群在遷移過程中的離散經驗,一種文化縱向橫向的移動。根據上述文獻歸納結果,以及創作內容,本研究獲得以下幾點結論:一、離散造就了不同於原鄉的客家文化。二、許多深具歷史意義的文物因沒有妥善保存現
-
卢氏宗祠:一个农村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功能的变迁与重建
-
作者:卢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公共文化空间 宗祠功能变迁
-
描述:一个公共文化空间来描写。在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下,祠堂经历着不同功能的转换,它由传统时期的社会教化和基层治理中心转变为新中国建立以后的集体化时期的社会主义乡村教育的场所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共文化空间,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