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客家村落的家族与文化
-
作者:刘晓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
描述:本篇论文通过田野作业获得的材料,在此基础上研究一个客家村落的家族及其创造和传承的文化。论文运用民族志的描写方法,对民众在一定的时空坐落中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的描述,力图表述民众自身对民俗事象的理解以及笔者对民众解释体系的再解释。论文对民俗事象采取共时和历时的观照方式,从而在分... >> 详细
-
从文化景观脉络研究聚落保存效益-以屏东县五沟水聚落为例
-
作者:潘敏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景观 聚落保存 文化资产 万峦乡 五沟水
-
描述:甚至整個南部六堆客家移民墾拓歷史息息相關。由於五溝水聚落風貎特殊,建築空間保存良好,屏東縣政府於97年5月19日公告登錄為全台第一個客家聚落,希望透過聚落生活空間保存及再利用的方式,引發居民對自己文化
-
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研究—以洛带客家古镇为例
-
作者:刘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城镇化 政府行为 客家古镇 措施
-
描述:镇化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社会保障跟不上;农民的权益的不到保障等等。有些地区,在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忽略对文化和精神文明
-
客家民俗文化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
作者:王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民俗文化 设计 应用融合
-
描述:就是那丰富的视觉元素了,不经意间、潜移默化的感染有时更让人难以忘却,所以将客家民俗文化艺术化、设计化成了迫切的需求。
-
四堡传统建筑环境与雕版印刷文化保护研究
-
作者:王铁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筑遗产 福建 四堡古建筑群 雕版印刷文化 客家文化 闽西文化
-
描述:本文主要研究建筑遗产的非物质文化环境的保护理论和方法。建筑遗产作为人类不可再生的资源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建筑遗产的文化环境由于它的“非物质性”往往被忽视,但它却是重要的历史信息。论文从历史的角度和民俗学的角度来剖析其重要性和保护
-
外省客家人的本土化: 以廣東陸豐莊氏宗親會為例
-
作者:彭芊琪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陸豐 擂茶 族群認同 客家 外省人 本土化 宗族 宗親會 移民 族群
-
描述:訪談等方法進行研究,而本土化分為兩個部分來觀察,一為他們來台的土著化過程,另一為台灣興起以政治為核心的本土化運動,他們的適應情況為何。研究發現,莊氏宗親會為宗族性質的組織,成員少數是隨政府來台的軍
-
江西红色旅游的开发与发展研究
-
作者:童绍茂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江西 红色旅游 开发 发展
-
描述:> (1)江西红色旅游的理论研究
主要对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进展、论文思路及框架等问题进行介绍。对三大理论进行解释。首先,分析红色旅游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趋势。其次,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明确红色旅游
-
苗栗縣社區大學客家文化課程推動成效之研究
-
作者:賴玉霞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課程 社區大學 公民社會 終身學習
-
描述:,進行深度訪談,旨在探討苗栗縣社區大學客家文化課程之規劃理念、課程現況、課程內涵與客家文化課程在客家公民社會的角色,以了解其成效與影響。研究發現如下:(1)客家文化課程規劃推動方面:苗栗社大對客家文化
-
现阶段客家文化资产传承之研究:以桃园县观音乡为例
-
作者:钟春枝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资产 传承 观音乡社区发展
-
描述:這些都是推動觀音鄉社區發展的主因,也是觀音鄉重要的文化資產寶藏。再者,全文主要探討客家人佔多數的觀音鄉社區發展中,客家人如何主導社區發展?客家人扮演的角色?客家文化對社區發展的影響及客家文化的消長情形。至於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作更深入地探究現階段觀音鄉的社區發展與客家文化資產傳承議題之間的互動關係,唯有深刻的體認客家文化資產傳承的意義,才能夠更加了解客家文化資產在社區發展的價值。
-
「文化治理」中的不对等权力关系:以桃园县客家文化馆为例
-
作者:徐亿君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桃园县客家文化馆 治理 文化治理
-
描述:營運遇到了現實的挑戰,媒體也相繼的報導這些空間被閒置的狀況,於是有了「蚊子館」的名稱產生,本研究以「桃園縣客家文化館」為個案,針對此現象做深入的探究。茲將桃園縣客家文化館興建過程中的參與者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客委會(中央政府)和(縣政府),以及龍潭鄉公所(地方政府)。筆者針對三方進行「深度訪談」,並從其中之對話了解文化館的建設決策與治理過程,以及「文化治理」於其中的軌跡。再者,「桃園縣客家文化館」在建設過程中,除了「客委會」與「桃園縣文化局」為主要決策和參與者外,地方文史工作團隊或是相關地方團體的參與在治理過程中的重要性,亦為本研究主要想探究的重心。研究發現,相較於2006年,這兩年來的觀察可以發現層級間的衝突,經過時間的緩衝後,有了大幅度的轉變,除了因為政府單位主管人員的輪替之外,彼此之間的溝通也有了改善是很重要的因素。此外,地方社區和居民對於這項計畫的態度,也在政府部門積極的作為下開始接受,從剛開始的反對和質疑,在成為蚊子館到重新開幕後的過程中,逐漸轉為支持和鼓勵,這些實際的改變可以在館舍的參觀人潮增加中被發現,儘管未來的發展仍就有著不少的挑戰,但在這些觀察過程中,仍就可以發現其發展的潛力,期待館舍能夠自各機構間的互相扶持下,獲得良性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