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婚庆文化及其产品设计研究
-
作者:赖卉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婚庆 民俗 产品设计
-
描述:庆产品反映了客家人对生活的理解,也是客家历史、文化、艺术、民俗的传承载体。这些婚庆产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向我们传达了客家人趋利避害、祈求吉祥的民俗心理。本文从客家婚庆文化入手,在充分了解客家婚庆习俗、认识客家婚庆历史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下婚庆产品,从产品设计的视角反观客家婚俗、客家人的心理需求和审美体验,挖掘整合客家婚庆所涉及到的产品,结合现代婚庆产业现状,探析客家婚庆文化与现代婚庆可融合、可嫁接之处,归纳出客家婚庆产品的设计方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传统与现代优势互补,设计出适应现代婚庆市场需求的客家婚庆产品。论文最后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详细阐述了客家婚庆文化如何与现代婚庆相结合,婚庆产品设计如何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等普遍性问题,深入思考如何创作出具有文化内涵的婚庆产品。深入追问地域性文化怎样融入到现代产品之中,以及如何解决婚庆产品无“根”的现象,等等。
-
赣南宁都中村傩舞文化研究
-
作者:王龙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宁都 傩舞 舞蹈生态学 文化功能 客家文化 发展
-
描述:泛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折射出客家人民的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是积淀厚重的客家传统文化宝库。本文以赣南宁都县黄石镇的中村傩舞为考察研究对象,期望通过深入细致的田野作业,将宁都中村傩舞置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维系统中进行宏观的、历史的、综合的考察。着重对民俗祭祀仪式中的傩舞文化进行收集、梳理和归类,试图将仪式中傩舞的表现形式、风格特征和形态特质立体地呈现出来,最终揭示其在特定民俗时空场域中的特征及傩舞背后所蕴藏的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蕴和价值功能。论文包括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几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以及选题目的和研究方法。论文一二两章节主要描述了宁都中村及中村傩舞的相关状况,包括对宁都中村傩舞表演的程式程序、典型舞畴的细致纪实和分析等。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所在,笔者试图在一二章节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相关资料和研究方法,从具体描述走向文化意义层次的解读。第四章则是站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下探究宁都中村傩舞的当代变迁及成因,并以“文化自觉“的理念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宗族与当代地方社会-以湖口陈四源为例
-
作者:王钧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湖口 宗族 社群 网络 政治 选举 礼簿 关系
-
描述:比對,點出宗族的關係如何轉換;第五章結論收結。本研究認為在現今社會脈絡下,宗族關係的建立,血緣雖然是基礎,但是更重要的是平時往來的互動,這樣的互動包含了:對於宗族象徵認同下的祭祀儀式、成員間婚喪喜慶
-
博白龙潭客家话研究
-
作者:王巧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西方言 龙潭客家话 语音系统 语法研究 词汇研究
-
描述:政区划以及语言概况。对本文中所使用的材料、符号以及发音合作人作出简单介绍。第二章龙潭客家话的语音研究。对龙潭客家话的语音进行细致描写,与中古音系进行历史比较,归纳出龙潭客家话的声、韵、调特点。把龙潭客家话语音与梅县、陆川、沙河三点的客家语音进行计量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第三章龙潭客家话的词汇研究。把龙潭客家话的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计量比较,找出有音无字的常用词、与普通话词形不同的词以及词形相同但意义有别的一些词。第四章龙潭客家的语法研究。对龙潭客家话的名词词缀、动词体貌、动词和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代词系统、数量词、副词、连词、助词作了分类描述并列举了一些语法例句。第五章结语。对文中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最后附两个表:龙潭客家话同音字汇和龙潭客家话词汇总表。
-
福建宁化客家方言与泉州闽南方言语法比较研究
-
作者:曾令连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宁化客家方言 泉州闽南方言 封闭性词类 方言语法
-
描述:、宁化客家话、泉州闽南话例句显示:宁化客家话和泉州闽南话在长期历时演变过程中: (1)不同的功能性词类如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动态助词、语气词反映出两种方言不同来源与层次 (2)不同的语序反映出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红色娘子”——以中央苏区妇女为主体
-
作者:李雪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红色娘子 社会活动 精神世界 中央苏区妇女 结构性形象
-
描述:探究中央苏妇女在客家传统文化与苏维埃政权制度互动下的婚姻生活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探究中央苏区妇女在苏维埃政权框架下教育权益、参政权利的落实,以及她们在苏维埃世界里的社会生活,进而揭示她们在苏维埃社会里的精神世界,以期建构“红色娘子”的结构性形象。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中央苏区“红色娘子”在国家制度范围内参与了社会的改造与建设,从而实现了以往女性所无法实现的“社会人”的权与责,但她们在自身发展上仍存在盲点;她们树立了一种被定格为效仿的“典范”形象,却为之烙下了无法抹去的精神苦难与生理伤残。革命在它可能的最大限度内解放了妇女,而国家却在这一解放历程中完成了对妇女的全面控制。因此,中央苏区“红色娘子”的“社会性别”确定是被动的,她们仅仅是依托外在的制度体系要求“解放”,并非内心“觉醒”而要求“恢复”世界。在革命形势之下,苏区妇女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她们关注的不是自身,而是政治,她们只是搬用男性的斗争形式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
「戴拾和」家族视觉识别设计创作报告
-
作者:戴京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戴拾和家族 视觉识别 客家文化
-
描述:脈絡,將家族文化與精神內涵透過視覺符碼的轉換,以象徵形式體現出識別與形象,並利用新架構的視覺識別設計,喚起新舊世代宗親家族成員的重視,讓家族成員能深入了解「生於斯、長於斯、祭於斯」的家族文化意涵,增加宗親的認同感,並闡揚客家文化、推廣珍貴的客家文化資產。 由於近年來政府大力推行多元化的族群政策,提升客家文化的創新價值,協助客家保存傳統文化,建設客家庄特有的文化風貌,以上皆需要透過有系統的視覺識別設計與規劃,才能建立出各地區客家庄不同的視覺識別且獨特的文化意涵,達到傳承文化歷史的使命。同時藉由本創作報告亦可提供國內各姓氏家族宗親及相關組織,對各姓氏家族的文化建構視覺傳承基礎資料盡一份心力。關鍵字:戴拾和家族、視覺識別、客家文化
-
印尼山口洋客家話研究
-
作者:黃惠珍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語言接觸 印尼山口洋 山口洋客家話 音韻比較 詞彙比較
-
描述:內容與方法、文獻探討、歷史背景概述。第二章介紹山口洋客家話的語音系統。第三、四章主要是山口洋客家話歷時和共時的音韻比較。分別就聲母、韻母、聲調部分來探討今日山口洋客家話自中古音以下的語音演變及發展。其次,將山口洋客家話與其他客語次方言做共時的比較,歸納山口洋客家話的語音特點。第五章為音類關係的考察。在相同韻攝中,由於聲母發音部位不同,使得韻母有不同的表現;在不同韻攝中,聲母的發音部位相同,韻母會有相同的表現形式。第六章介紹山口洋客家話的特殊詞彙。語言經過歷史變遷及長時間的使用而產生詞彙消失、融合、改變及創新的現象。第七章結論,透過研究比較後得知:山口洋客家話的音韻、詞彙有存古,也有創新的一面。
-
佳冬神社的设立原由及原貌探讨
-
作者:蔡志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佳冬 神社 一街庄一神社 原由
-
描述:,進而探討其原貌並提出神社的保存建議,從歷史價值和建築的樣式,綜合考量,提出希望以神社為中心,相關軍隊設施為範圍,向縣政府提出文化資產的申請,以維護神社遺跡,和作為歷史見證及教學之用。另外結合賴家村,發展客家深度之旅,及推銷地方產業,以達社區營造之功能。
-
当代客家流行音乐的族群再现与文化认同
-
作者:杨蕙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流行歌曲 族群再现 文化认同
-
描述:到屬於自己的認同,在1990年代前後,客家歌曲的創作者陸續為客家歌曲創作,以多元的形式來詮釋客家歌曲,不僅為它注入新生命,其質與量的成果也是有目共賭,在流行樂界的金曲獎競賽中尤見到其來勢洶洶的輝煌紀錄。
本研究以客家流行歌曲為主題,初步先將創作歌手的專輯一一分析,歸納出族群再現的特色,再運用深度訪談法來探索創作歌手以及文化仲介者對於客家流行音樂的想法與經驗意義。研究發現客家流行音樂所代表的客家意象非常的多元,它創造出歌手們想要的客家文化,型塑自己想要的客家意象並且超脫過去對客家人的刻板印象,以及為客家族群找尋新方向。而客家流行音樂不僅喚起閱聽者身為客家人血緣的本質;也喚醒閱聽者回鄉的心情;另外客家流行音樂中的語言元素也是造成文化認同的最大關鍵,使得客家流行音樂成為客家族群的重要表現與認同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