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族与当代地方社会-以湖口陈四源为例
-
作者:王钧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湖口 宗族 社群 网络 政治 选举 礼簿 关系
-
描述:論來作為論述基礎;第二章對湖口地方社會和當地的主要宗族做個背景介紹;第三章以陳四源成員中,舉行婚禮和喪禮所記錄人情來往的禮簿為主要分析資料,分析宗族中關係網絡的建立;第四章透過訪談和第三章的資料分析比對,點出宗族的關係如何轉換;第五章結論收結。本研究認為在現今社會脈絡下,宗族關係的建立,血緣雖然是基礎,但是更重要的是平時往來的互動,這樣的互動包含了:對於宗族象徵認同下的祭祀儀式、成員間婚喪喜慶的勞力與禮物交換、生活上的一切往來等。而這樣的互動旨在建立關係,是神聖而不帶功利性,也只有這樣的神聖的關係建立後,透過了不同的機制的出現,才有可能轉換成其他形式的關係,例如影響選舉中的投票行為。這樣的聖與俗的關係轉換,都印證了客家俗諺:「行使會親」(hang si voi qin)。
-
民众对政府道德规范态度之影响因素-台湾案例
-
作者:陈柏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伦理 贪腐 官僚 道德政府
-
描述:機率模型(Ordered Probit Model),雖然沒有確切的指標可以用來衡量儒家文化,但是宗教信仰中的道教、佛教或民間信仰其文化背景有些概念與儒家思維的政治倫理相符,因此我們可以藉由這些變數來作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表4.4)其年齡、已婚或同居者、宗教信仰為佛教、道教及天主教者、教育程度為高中者、宗教活動參與一年好幾次者、政黨為泛藍支持者對政府的道德行為規範呈顯著正向的影響。父親籍貫為閩南籍、客家籍或原住民籍、教育程度為研究所(含博士)者呈顯著負向的影響。然而,我們觀察「政府的責任」、「政府的品德」及「政府的榜樣」之估計結果,發現不管宗教信仰把道教和民間信仰分開或合併來看,其均對「政府的榜樣」呈顯著正向的影響,可知大部分民眾認同政府官員最重要的職責就是做人民道德上的榜樣。而「政府的品德」即只要我們有品德高尚的領導者任何事情都可以託付給他,在宗教信仰變數方面普遍未呈顯著影響,可見民眾將事情託付給領導者時,品德高尚雖是重要的因素但並不是唯一的條件。
-
多重认同困境与台湾文学─以吴浊流与王幼华为例
-
作者:黄信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作家 多重认同 民主化
-
描述:兒》裡面已經蘊含了多重認同的想法,而在本文的第四章裡面,吳濁流更提出了類似民主化的論點,期望不同的族群可以藉由認同台灣來解決認同歧異性的問題。就本文的第五章來說,解嚴後崛起的小說家王幼華,其實已經表明自身早已具備了多重認同的思維。而在第六章裡面,王氏的重要長篇小說《廣澤地》與《土地與靈魂》,都可說是一種多重認同概念的體現。循此,從吳濁流到王幼華,這兩位橫跨近百年台灣新文學發展史的客家作家,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與多重認同的觀念產生了關聯。
多重認同的概念,不論是吳濁流抑或是王幼華,都是他們的身分認同的真實處境。對吳濁流來說,族群認同的問題,不應該構成國家認同的障礙,大家應該秉持民主的精神,共同為台灣的發展而努力,反過來說,不同族群之間的多重認同,應該也可以是促成台灣進一步民主深化的要素。就王幼華來說,由他對於多元文化發展的肯定就可以看出,倘若說多元文化會有助於台灣的民主深化,那麼,多重認同的概念也就會有助於民主化的進展。
-
「飘零‧生根‧繁衍」陈芬玲油彩创作及作品解析
-
作者:陈芬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眷村 透视 灰色调 油彩
-
描述:持續進展中的繁衍現象,並將此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題依據。藉由文獻資料、田野調查的研究,藝術作品與影片的參照,運用炭精筆、油性粉彩與油畫進行創作研究。二、創作理念出於社會和諧的期待,並以主觀的具象為基礎進行創作。三、學理基礎畫面空間表現以透視學(高空透視、空氣透視、平行透視)、蒙太奇為構圖依據,色彩表現以色彩學理論為依據。四、作品內容形式以文化的角度出發,表現人文景觀,敘述如下:「飄零」-----〈遷徙悲歌〉為對開橫式 〈望天〉與〈思親〉為對開直式。「生根」-----〈眷村院落〉80P直式 〈遠眺將軍村〉、〈眷村巷弄〉、〈眷村的夜晚〉為100F直式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遺址鳥瞰〉為對開直式 〈眷村小吃街〉為對開橫式「繁衍」----〈繁衍〉為對開橫式五、未來創作展望未來仍要朝人文景觀方向去探尋,可能將朝向自身的客家文化去追索,或是往肖像藝術領域繼續鑽研。而在創作媒材方面,目前仍以單獨運用的方式創作,未來希望能進行混合媒材技法的嘗試。
-
内埔天后宫观音厅念佛仪式及念佛会之研究
-
作者:赖怡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念佛仪式 宗教功能 内埔天后宫观音厅 念佛会
-
描述:包括「中老年及中低社經地位女性為主要參與者」、「以客語念誦儀式為唯一共同活動之非正式團體」、「佛教與道教儀式並存」,以及「彈性化的修行方式」。最後,念佛儀式與念佛會所展現的宗教功能包括「摒除雜念及增強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红色娘子”——以中央苏区妇女为主体
-
作者:李雪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红色娘子 社会活动 精神世界 中央苏区妇女 结构性形象
-
描述:探究中央苏妇女在客家传统文化与苏维埃政权制度互动下的婚姻生活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探究中央苏区妇女在苏维埃政权框架下教育权益、参政权利的落实,以及她们在苏维埃世界里的社会生活,进而揭示她们在苏维埃社会里的精神世界,以期建构“红色娘子”的结构性形象。 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中央苏区“红色娘子”在国家制度范围内参与了社会的改造与建设,从而实现了以往女性所无法实现的“社会人”的权与责,但她们在自身发展上仍存在盲点;她们树立了一种被定格为效仿的“典范”形象,却为之烙下了无法抹去的精神苦难与生理伤残。革命在它可能的最大限度内解放了妇女,而国家却在这一解放历程中完成了对妇女的全面控制。因此,中央苏区“红色娘子”的“社会性别”确定是被动的,她们仅仅是依托外在的制度体系要求“解放”,并非内心“觉醒”而要求“恢复”世界。在革命形势之下,苏区妇女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她们关注的不是自身,而是政治,她们只是搬用男性的斗争形式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
獅山勸化堂與南庄的地方社會
-
作者:范良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能發展為公眾信仰的寺廟。因此,以南庄地方社會的形成、獅山勸化堂的興起及發展歷程,以及獅山勸化堂與地方社會關係為探討因子,除探究寺廟管理人如何讓寺廟與地方相輔相成,地方經濟活動與寺廟間關係,更期望透過本研究,觀察到清末日治時期臺灣鸞堂發展的大勢,及公廟與地方社會間的互動關係。獅山勸化堂地處竹、苗交界處,自創堂之初即與周遭聚落有地緣交通及祖籍的多重關係。其次,就鸞堂系統而言,獅山勸化堂亦與竹、苗的客家鸞堂多源自於新竹宣化堂,透過鸞堂間的相互交陪,使其在北臺灣地區佔有一席之地。且南庄地方社會的經濟發展,主要肇因其自然資源豐富,每每以其特有產業成就地方的繁榮。然地方產業發展,除受官方決策影響外,如何重整與領導角頭勢力才是最大關鍵,獅山勸化堂正是扮演著此種調和角色。透過獅山勸化堂凝聚人心,激發庄民鄉土意識,創造出屬於南庄的地方特色,帶動地區一次又一次的的轉變與發展。
-
海岛型文化生成、扩散及其区域效应研究
-
作者:彭静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海岛型文化 文化生成 文化扩散 涠洲岛
-
描述:类学的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历史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对案例地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基本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为: 1.本文分析了涠洲岛文化生成、发展的地理基础,指出地理环境是影响涠洲岛文化
-
台湾游戏童谣在国小多元文化音乐课程中之研究与应用
-
作者:陈正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元文化教育 国小音乐课程 台湾游戏童谣 阿美族童谣 福佬系童谣 客家系童谣 国语童谣 游戏理论
-
描述:、各族群童謠之相關文獻;接著再以遊戲理論將所蒐集到之臺灣阿美族、福佬、客家、國語四種語系之遊戲童謠加以分類,之後再以內容分析法探討其音樂特質與文化意涵。並進一步根據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探討其在國小多元文化音樂課程中的應用與可行之音樂課程設計範例。
根據研究結果,歸納出如下結論:
一、以遊戲理論作為臺灣遊戲童謠之分類依據,更能將童謠中之遊戲性質
詮釋出來。
二、臺灣遊戲童謠之音樂特質與豐富的文化意涵,相當適合作為國小多元
文化音樂課程教材。
三、臺灣遊戲童謠具有豐富的多元文化意涵,其豐富的文化意涵相當適合
應用於課程統整之教材中。
四、研究者亦就遊戲童謠、多元文化音樂課程、多元文化音樂教材等方
面,提出進一步研究之相關建議,期能作為音樂學研究者、音樂教育
研究者,以及其他相觀教育工作者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