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93)
报纸(137)
学位论文(105)
视频(8)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93)
报纸 (137)
学位论文 (105)
视频 (8)
会议论文 (3)
按年份分组
2015(8)
2014(225)
2013(33)
2012(45)
2011(37)
2010(32)
2009(12)
2006(11)
1998(2)
199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13)
闽西日报(16)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0)
嘉应学院学报(4)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1)
中原精神医学杂志(1)
福建文学(1)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小演奏家(1)
文教资料(1)
客家妇女投身苏维埃运动的心理解读
作者:陈华 陈涛  期号:第8期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苏维埃运动  心理 
描述:从主体史观出发,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深入探究客家妇女投身苏维埃运动的心理条件。
安远客家婚俗初探
作者:蓝希瑜 杜娟芳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远  婚俗  结构  心理  特色  渊源 
描述:东江源头的安远县属典型的客家县,其婚俗有着浓郁的客家特色,有较一致的程式结构及共同的心理祈求,其婚俗也存在着北、中、南三片的个性特色,它与传统文化沿习、心理祈求及三片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等因素有一定渊源关系。
琵琶考级曲目详解
作者:林石城  期号:第3期 来源:小演奏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琵琶  考级曲目  宋代  客家  心情  皇帝  怀念  遗民  描写 
描述:本曲又名《崖山哀》《哭山》是一首客家汉乐。曲情悲切而壮。描写宋代最后一位皇帝赵昺兵败投海而死,宋代遗民怀念时的哀苦心情。
个性的打造与追求——论《夜如年》的人物描写艺术
作者:刘家思 黄星  期号:第1期 来源: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物个性  温燕霞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夜如年》  人物描写艺术 
描述:《夜如年》是中国作协会员温燕霞的长篇,描写封建男权压抑与摧残下旧中国女性的悲惨境遇与悲剧命运。在创作中,作者始终以人物为中心,致力于塑造人物独特的个性。在作者笔下,豆苗、五娘、铁板嫂、阿芸婆等一群客家女性形象无不栩栩如生,血肉丰满。她们那
一部有着客家乡野土味的小说:评钟兆云、钟巧云的《乡亲们》
作者:李林萍  期号:第9期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小说创作  客家人  主要人物  客家社会  中短篇小说  客家方言  围屋  农民  人类学  描写 
描述:近来,我读到了一部接地气、带有浓重乡野趣味的小说——作家钟兆云和他的农民姐姐钟巧云联袂为我们奉上的《乡亲们》。《乡亲们》是由二十几个中短篇小说组成的合集。虽然各自成篇,但又互相牵连映照,主要人物在多篇小说中出现。小说读完,一个个
浅谈在校生的心理卫生
作者:方东升 田坤 李玉杰  期号:第2、3期 来源:中原精神医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在校生  心理卫生  心理障碍  病态心理  人格障碍 
描述: 以往人们重视成人以后的心理卫生,而事实上,中小学生及大学生等在校生同样表现有程度不一的心理障碍。本文综述有关资料显示:由于父母望子成龙,对其子女过份溺爱或“棍棒教育”,可导致病态心理,比如人格障碍;中学生特别是客家籍学生的心理障碍较
文化认同:客家认同的心理基础与本质
作者:陈海斌  期号:第1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族群认同  文化认同 
描述:同的心理基础与本质是文化而非血缘.
试析客家宗族认同心理
作者:周美娇 曹丽华 闫玲玲 李刚  期号:第S1期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宗族  宗族制度  认同心理 
描述:长期以来,学术界的大多数学者对客家的宗族问题及其相关方面进行了比较透彻的研究,对客家族群的认同心理只稍谈及,没有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论述,本文即从客家宗族制度的形成与特色入手,结合客家的家谱,家训,族规,从婚姻制度,风俗习惯,语言特色等方面分析宗族认同心理,进而剖析这一认同心理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闽客械斗”的因果分析及其对台湾客家族群的心理影响
作者:汤韵旋  期号:第6期 来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  械斗  客家  台湾 
描述:布、族群意识及其族群心理
集体无意识观照下的文化心理与外语教学
作者:王斯妮  期号:第1期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  客家  文化心理  外语教学 
描述:依据瑞士心理学家荣格集体无意识学说,以客家文化心理为个案,分析在无意识中内化了的、心理最底层的文化心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认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从生物学的角度诠释了文化心理的构成以及存在差异的渊源,揭示了影响外语学习外显行为的内在原因,对外语教学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