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和客家话礼貌的语用与文化介值取向比较研究
-
作者:张晓娟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语言 礼貌 语用 文化价值差异
-
描述:本文运用Leech的礼貌原则与顾曰国的礼貌准则,对英语、客家语礼貌语用与文化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英汉在文化上的差异。
-
客家文化网络传播的媒介内容分析研究概述
-
作者:杨群瑛 陈瑜林
期号:第4期
来源:东南传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网络 传播 栏目
-
描述:图片、音频、视频等方面。这些媒介内容在网络传播平台上的运用情况、作用和表现形式对客家文化的网络传播效果均有重要的影响。
-
从审美角度审视陶瓷青花与客家妇女蓝衫服饰的色调美
-
作者:熊青珍 周建新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国陶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色彩 服饰 色调
-
描述:通过对陶瓷青花与客家妇女蓝衫服饰的色调的分析,阐述了她们在色彩组合、运用方面构成的独特色彩结构式样的色调美。
-
岭南客家围龙屋保育开发的现状与发展策略:以梅州市侨乡村为中
-
作者:吴静 王玉婷 罗楚楚
期号:第32期
来源:科技资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围龙屋 梅州 侨乡村 香港
-
描述:鉴,其运用以地换地、创意开发、与社会组织合作和文化品牌传播等经验能为解决古围屋村落的保护开发问题提供启发。
-
纪实人像七大技巧
-
作者:钟海林
期号:第4期
来源:人像摄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变化衡均,主体突出。 对比则可运用影调层次对比、形的对比、虚实对比、质感对比、感觉对比(冷暖、动静、新与旧、民族与现代)等来突出主体,使作品更具美感,生动感人。 用好手中的器材
-
地方剧种中方言的艺术张力
-
作者:童爱娜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剧种 艺术张力 20世纪50年代 方言 语言构成 群众语言 山歌剧 地方戏曲 地方特色 生活气息
-
描述:为,除了其意韵独具的地域音乐外,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山歌文学在艺术表演中的巧妙运用,也是其中,—个重要的方面。客家方言是客家人民智慧的展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群体的审美倾向,可以说,语言艺术运用的好坏,决定山歌剧目的成功与否。
-
族群融合的观点与人类学方法的重视——重读《客家研究导论》之
-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导论 人类学 重读 族群 中原移民 民族属性 文化特征
-
描述:是中原移民后裔和客家血统的纯正、高贵”、“客家人本是‘汉族嫡派’、‘中原衣冠’;同时认为罗氏的观点形成抑或其研究路径主要源于其对族谱的分析和正史材料的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正是导致其研究存在很多缺陷的原因所在。[第一段]
-
罗香林先生对谱牒研究的贡献
-
作者:吴建华
期号:第4期
来源:学术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香林 谱牒研究 谱牒学
-
描述:罗香林以谱牒研究闻名 ,他对谱牒学的贡献主要有三 :一是运用谱牒解决了诸如洪秀全的出身等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 ;二是运用谱牒资料撰写了《客家研究导论》和《客家源流考》等具有开创性的著作 ;三是架构了中国谱牒学的理论体系。他在我国 2 0世纪谱牒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可磨灭的
-
那一场华山论剑式的菜品秀——记味达美杯“味道2009”青年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烹调知识·名厨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有所发展。但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局限的,所接触到的东西也只能是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而比赛中选手云集,无疑形成了一个不同发展方向和创作风格的大荟萃。利用好这个机会,自然可以在自己的修行阶段获得诸多的他山之石,弥补自己因为
-
试析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的语言特征
-
作者:黄文杰
期号:第8期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地区 客家方言 客家山歌 山歌风格
-
描述:语言是构成地方民歌音乐特色的重要因素。从客家方言的语音特征、声母特征、韵母特征及山歌中俗语的运用等方面.分析了客家方言的独特性及其在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风格形成中的作用。
上页
1
2
3
...
8
9
10
...
21
22
2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