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93)
期刊(371)
图书(53)
学位论文(41)
会议论文(11)
视频(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93)
期刊 (371)
图书 (53)
学位论文 (41)
会议论文 (11)
视频 (8)
按年份分组
2015(8)
2014(466)
2013(74)
2012(100)
2011(106)
2010(91)
2009(47)
2008(25)
2007(23)
2004(9)
按来源分组
其它(50)
北方音乐(7)
台声(6)
嘉应大学学报(5)
广东艺术(3)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
文史哲(1)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1)
三明学院学报(1)
南国红豆(1)
闽西、贺州客家民歌旋律色彩之比较
作者:廖旭华  期号:第10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歌  旋律色彩  贺州 
描述:闽西、贺州客家人同属中原汉人,因躲避战乱漂泊他乡,与当地原住民经过长期的杂居、融合,发展成现在既有中原汉族语言文化,又有当地原住民风俗习惯的客家人,由此产生的客家民歌不仅国内反应强烈,在海外也影响巨大,值得我们研究。在此,对两地客家民歌的旋律色彩作一番比较,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客家民歌
湖南炎陵客家民歌的产生、发展与创新
作者:尹学毅  期号:第3期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炎陵  客家民歌  客家山歌  《炎陵飞歌》 
描述:湖南炎陵客家民歌包括客家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以及风俗歌曲,是炎陵客家人在山野间的劳动和生活中产生的,全面反映了历史上炎陵客家人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内容。炎陵客家民歌在客家人近现代的革命活动、曲艺、戏曲和民间器乐以及建国后新民歌的创作中,其表现内容、音乐旋律、音乐结构和表演形式都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论客家山歌的传统音乐文化意义
作者:李舒幸  期号:第12期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唱腔  文化意义 
描述:山歌是我国民歌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客家山歌由于很好的继承了古代《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并受到了唐代诗歌的影响,同时吸收了南方各地区的民歌艺术特点,从而千百年来广为流传,历久不衰,被称之为具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唱腔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中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其利用价值
作者:申秀英 刘沛林 邓运员 王良健  期号:第3期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文化景观  景观区划  景观意象  旅游价值 
描述:;Ⅷ.四川盆地及周边巴蜀聚落景观区。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区的保护与利用价值主要表现在其独特的遗产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及旅游价值。
长汀:我国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
作者:李西民 朱勇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国水土保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土流失治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汀县  福建省西部  南方红壤  中国革命  生态环境  土地面积  生活贫困  客家 
描述: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辖18个乡(镇),总人口52万人,总土地面积3099 km2,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又是中国革命圣地。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集中表现是群众生产落后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长汀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
闽地闽南方音遇摄的历史音变方式
作者:黄薇  期号:第5期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方音  遇摄  历史音变方式 
描述:对中古遇摄在闽地闽南方言区的厦门、泉州、漳州和龙岩四个代表地区中的读音分布进行比对,观察四地方音的音类差异现象,得出遇摄在四地方音中的历史音变方式,共分为闽语内部的自主音变、城区方言影响的离散式音变、普通话影响的叠置式音变、客家方言影响的渗透式音变和江东方言影响产生的例外音变等五种音变方式。
优美的旋律 独特的韵味——论赣南民歌的成因及其特点
作者:康良生  期号:第10期 来源:商情(科学教育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民歌  兴国山歌  采茶戏  客家 
描述:本文主要从赣南民歌的历史渊源,赣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及赣南客家人民独特的劳动生活习俗论述了赣南民歌的成因;从旋律韵味、调式调性、表演形式等角度论述了赣南民歌的主要特点。文中引用了赣南民歌中影响力较大的兴国山歌、采茶戏来加以论证。
福建闽西与广西贺州客家民歌调式音列的异同
作者:廖旭华  期号:第12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西  贺州  客家民歌  调式音列 
描述:福建闽西与广西贺州客家人,同属中原汉族人的后裔,在与少数民族的杂居、融合中,形成了两地风格迥异的客家民歌调式音列,通过分析、对比,寻找出两地调式音列的不同点和相同之处,对发展、创新客家民歌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赣南客家传统民歌衬词的文化内涵
作者:肖艳平  期号:第5期 来源:民族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衬词  赣南客家  文化内涵  传统民歌  赣南民歌  客家人  客家地区  兴国山歌  文化思想  生活场景 
描述:衬词是民歌中广泛运用的术语。故名,"衬"为陪衬,辅助,在民歌中起陪衬辅助的字或词,一般多以语气虚词的形式出现。具体地说,以这种形式出现的字称"衬字",所出现的词称"衬词",用几个衬词所形成的句子则称为"衬句",但现在在一般意义上习惯统
客家方言与赣南民歌
作者:蔡德予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民歌  方言声调  吕氏春秋  节奏型  兴国山歌  音乐性  衬字衬词  旋律  客家方言  节拍 
描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为语言是音乐的根据。《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篇》曾记载着这样一个事例:“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方。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别看这首四字歌中的后两个字是并
上页 1 2 3 ... 7 8 9 ... 36 37 38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