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信仰中心的變遷-一個贛南客家鄉鎮的考察
-
作者:劉曉春
期号:第23期
来源:華岡文科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信仰中心 雙遷 家族 民間文化 上層文化
-
描述:行民族志的重建,分析地域神廟的文化變遷與民眾生活世界之間的關餘,指出「白石仙」信仰的建立實際上是民間文化與土層文化互動的過程,互動的仲介是民間的精英,他們將民間的原創形態與 地方的文化資源以及對正統
-
服务标准进土楼 旅游产业增效益
-
作者:王树佩 王美云
期号:第12期
来源:福建质量技术监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中华古代耕读文化、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儒家思想、和谐治家精神"集中体现在享誉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福建土楼旅游服务系列标准》的实施及试点单位的推行,进一步完善了客服团队建设,实现客家土楼旅游"一站式"服务,2011年,永定县接待游客34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3亿元
-
客家学研究的扛鼎之作:读《论汉族客家民系》
-
作者:卢斯飞
期号:第4期
来源:广西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学研究 汉族 福建人民出版社 学术研讨会 省委副书记 客家文化 福建省
-
描述:在广西北海市去冬举行的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国际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我有幸获赠一册福建人民出版社的新书《论汉族客家民系》。这本书的作者,是曾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和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的林开钦先生。林先生现为福建省客家联谊会会长,他以70余高龄、花了3年心血著成此书,着实令人敬佩。
-
第23届河源世客会上部分领导嘉宾讲话(摘录)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神州民俗(通俗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地区 客家人 孙中山 客家精神 河源市 中华民族 紫金县 领导 与时俱进
-
描述:曾宪梓:河源阐释客家魂"刻苦、耐劳,面对困难不畏缩,勇往直前,有智慧,肯拼搏。不要浪费时间,把握任何一分一秒,把行动思想灌注到创业发展中,这就是客家精神,也是客家魂。"在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开幕之际,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博士在河源阐释客家精神,并劝诫年青
-
标准化服务创品牌土楼旅游振经济
-
作者:钟日金
期号:第1期
来源:福建质量技术监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发展有限公司积极谋划,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的角度,于2009年向省标准化主管部门提出制定福建土楼旅游服务系列标准,并得到立项批准.
-
图话中国的民居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民居 中国 《世界遗产名录》 少数民族地区 丽江古城 中华民族 居住建筑 自然环境 汉族地区 客家土楼
-
描述:,以云南傣族的竹楼、苗族和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第一段]
-
开创明天——江西省赣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中国经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赣州市是江西的南大门,辖19个县市区。这里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素有世界钨都之称,今又有稀土王国和全国最大脐橙产区的美誉;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是香港同胞饮用水东江的发源地;章贡区被称为宋城博物馆;瑞金市
-
“入世”对梅州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以工农业为例
-
作者:刘庆琴 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 经济发展 中国 农业 人文优势 侨乡 世界贸易组织 影响及对策 机遇和挑战 “入世”
-
描述:关于梅州经济的发展问题,以往学界进行了一些探讨,大家都意识到到梅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一方面大家认为梅州具有发展经济的丰富资源、人文优势和侨乡优势,另一方面梅州又存在观念落后、交通不便和小农意识思想浓厚的缺陷。本文主要从工农业方面探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梅州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TO TRAVELIING TIME AND SPECW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焦点·风土中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东江像一条纽带,将河源的前世和今生连接起来,2000年前的大迁徙,将始祖赵佗和今天世界各地的客家人糅织起来。悠远的河源,承载着客家人生命的繁衍,铸就了客家儿女今天的铮铮风骨。 随着客家人
-
石电330 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
-
作者:兰晓华 李庆 张军峰
期号:第3期
来源: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能量平衡 协调控制 系统优化 参数整定
-
描述:客家人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用智慧和力量,为居住国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以澳大利亚客家为例,主要从积极参政议政,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充分发挥特长,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努力融和主客,促进文化交流三个方面阐述海外客家人在居住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所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