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文化族群日常生活习惯与健康情形之调查研究:以高屏地区为例
-
作者:林纪玲
期号:第1期
来源:休闲运动健康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屏地区 族群 生活习惯 健康情形
-
描述:,客家族群則認為睡眠情形很累的比例較高。7.在有生病的比例是以原住民族群較高,其他三族群則沒有生病的比例較高。8.客家族群認為健康情形很好的比例最高,閩南族群則認為健康情形不好的比例較高。9.不同文化族群的用藥情形差異未達顯著水準。
-
新星菜品16道(10)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1期
来源:烹调知识·名厨味道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盐5克,料酒200克,姜50克、葱250克,味精3克、花生油200克 做法: 1 将土鸡宰杀去毛,去内脏冲洗干净,放盐,料酒,姜,味精腌制8个小时入味; 2 把稻菜干泡制洗净沥干水,锅内放花生油至
-
蜗居的梦境
-
作者:杨昌军
期号:第5期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青的瓦顶,方方圆圆层层叠叠,镶嵌在这寂静的崇山峻岭之中,起伏于波浪翻滚的梯田之间。好一幅世外桃源!就像藏身深闺的女儿,一旦掀起了盖头,恰如这午后的阳光,让人眼花缭乱。本来刚刚从舟车的困顿之中醒来,此刻
-
客家酿豆腐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5期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的豆腐,“酿”好煎熟,置入砂锅中,每餐取出若干做菜肴,剩余的每隔一段时间在砂锅中加热煮沸以防变质,直至全部吃完。 客家酿豆腐,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酿”是一个客家词,可能是宋朝或宋朝以前保留下来的动词
-
玉兰
-
作者:彤子
期号:第2期
来源:威海卫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因,这几年来,我都未去看望过她。母亲说,人老了,就叨念着有人记得。于是,我便提了两罐营养品,敲响了客家婶的家门。只有客家婶一个人在家,她见到我,可欢喜了,满身的肉都抖动起来,连连说:“玉丫啊!回来啦?这长得更圆润了啊!更标致了啦!”我进得屋里去,坐下寒暄了几句,话题很快就扯到客家婶的本行上了。 客家婶说,叹,是一门心学,没心的人是学不来的。说着,客家婶便拉开嗓门“叹”了起来:“娘啊!你到西天极乐去啊呀!朝早起身水清凉啊呀!牙膏要用黑妹牌啊呢!洗完就去思乡阁啊呀!一盅两件好好味啊呀!食完无使耕田地啊呢!返去屋叫伯婆同婶母啊呀!一围麻将八只脚啊呀!摸到红中就食糊啊呢……”叹词在字面上,本是很和谐美好的生活情景,但在客家婶的口里唱出来,却响亮悠长,哀怨缠绵。我听得非常仔细,才听得这些曲里扭拐的“叹”腔,唱的是什么词意。
-
快乐的儿童节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7期
来源:快乐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举世闻名的客家土楼——初溪土楼群就坐落于此。 福建省永定县下洋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在卢铮辉老师的带领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在这个欢快的节日里,伸出你的手,和我们一起游戏,一起唱歌,一起跳舞,把我们的快乐传递给你! 我喜欢“六一”国际儿童节,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在这一天里,快乐与甜蜜会与我们相伴。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高唱着优美的旋律,沐浴着爱的阳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国际儿童节。 金色的童年,给我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就让我们在这美好的节日里尽情地倾诉,愉快地歌唱吧! 一年有那么多的节日,有一个真正属于我们;一年有365天,有一天我们最快乐。那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就让我们用微笑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愉快吧! 伴着金色的阳光,在这花香四溢的世界里,让我们尽情地遨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
巧借地域文化 丰富语文教学
-
作者:刘红艳
期号:第45期
来源: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激发起求知的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苏州园林》这篇说明文结构清晰,语言严密而生动,是了解我国园林艺术的好教材。为此,我联想到了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杆栏式”、云南“一颗印
-
原汁原味的乡野风情
-
作者:司马皓
期号:第15期
来源:北京青年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花时间用心去煲汤、炖肉,吃的是食材本身的好味道”。 “东江盐焗鸡”是广东的一款名菜,也称客家盐焗鸡、客家咸鸡。
-
探访清代客家毫宅----罗家大屋
-
作者:罗喜娟
期号:第7期
来源:老来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精巧,建造奇特,匠心独运。 大屋内现存有1 2幅大寿屏、1 2幅小寿屏,大的高4米,小的高2米,均以樟木做材料,采用凸雕工艺将各种花鸟、野兽、人物、字迹细凿而成,龙、凤、麒麟等传说中的动物
-
古村落: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
作者:雪樵 钟雯君
期号:第5期
来源:社会与公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村落保护 民间文化 海草房 商品经济 传统文化 旅游开发 文化底蕴 故乡 文化遗产 古建筑
-
描述:重,和气致祯祥”的百年家风,一直传承至今,可以说阳山是我国古民俗风情的活化石。村中的60多栋古建筑,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浑圆而古朴,历经几百年沧桑,仍不失它的庄重。建筑布局结构严谨、错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