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南客家采茶戏路腔曲牌《对花(II)》的音乐形态研究
-
作者:蒋燮
期号:第4期
来源: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采茶戏 路腔曲牌《对花》 音乐形态 形态学
-
描述:本文对赣南客家采茶戏《睄妹子》中的路腔曲牌《对花(II)》,从音乐形态构成要素的宏观层面(曲式、调式结构)和微观层面(句法、腔词、旋律)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尝试将《对花(II)》的音乐形态植入赣南客家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进行“形态学”(morphology)意义上的思考、解读。
-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
作者:高湘萍
期号:第10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教学评价
-
描述:新的课程标准将音乐鉴赏作为音乐审美的核心,贯穿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因此,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教学中应立足音乐本身特点,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本文试从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方面入手开展音乐欣赏教学.
-
粤北采茶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李晓清
期号:第5期
来源:艺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歌舞音乐 采茶调 继承与发展 粤北 构成元素 客家山歌 民间说唱 小调
-
描述:一、粤北采茶音乐的构成元素这里指的粤北采茶音乐主要是现在流行于广东粤北(以韶关为中心)的各地客家山歌、小调、民间说唱、民间歌舞音乐,我们习惯上把它们分为采茶调、小调、灯调三类。
-
浅谈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其歌唱教学
-
作者:张利珍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方言 演唱方法
-
描述:客家山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是客家社会群体中最受欢迎和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分析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及把握山歌歌唱的咬字、衬词、唱腔风格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客家山歌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意义重大。
-
论客家音乐与潮州音乐中的支架结构
-
作者:费师逊
期号:第2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音乐 支架结构 潮州音乐 中板 广东汉乐 传统音乐 结构原理 板式 句逗 动力性
-
描述:们内部的句段关系。在客家音乐同一曲目的缓极、中板与紧板中,或在潮州音乐同一曲目的头板、二板、拷拍和三板中,也不容易指出其共性所在:即变化了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我们知道,客家音乐的曲目与结构,大多渊源于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所以,客家音乐中的结构问题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也是同样存在的。
-
浅谈客家音乐融入赣州高校音乐教育的途径
-
作者:蔡思颖
期号:第22期
来源:读写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音乐 高校音乐教育 传承
-
描述:在传承和弘扬赣南本土客家音乐的过程中,赣州高校的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较好的优势,而且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为了让大学生了解客家音乐文化,弘扬客家音乐的优秀传统,本文就客家音乐如何真正融入赣州高校音乐教育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
土楼:一种地方性人文生态的表述范式--以福建省永定县客家土
-
作者:彭兆荣
期号:第5期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制度 宗族 地缘
-
描述:的分析。
-
歌谣、古琴与音乐考级——马来西亚华人个体音乐行为的变迁
-
作者:王静怡
期号:第1期
来源: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 过番歌 客家山歌 古琴 音乐考级
-
描述:马来西亚华人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华人的自娱音乐活动是最直接最简便的华人音乐活动方式,无论是最初的华人移民劳工哼唱歌谣,还是最新一代华人对华乐的学习,个体的音乐活动始终贯穿着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的传承,成为马来西亚华人传统音乐形成和发展的最基础的力量。
-
赣南采茶戏曲调来源的丰富性及其文化学解释
-
作者:王沥沥
期号:第4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曲调来源 客家民系形成
-
描述:文章从江西赣南采茶戏曲牌音乐的风格多元性特点出发,在音乐分析的基础上寻求其内在的文化原因,揭示了赣南采茶戏曲牌音乐的风格形成与赣南客家民系形成历史之间的相互关联。
-
赣南于都吹打音乐初探
-
作者:张晓艳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器乐 于都吹打音乐 公婆吹 艺术特点
-
描述:于都吹打音乐的形成受到宗教音乐、戏曲音乐及客家移民的影响。于都吹打中最具特色的公婆吹主要应用于婚嫁、丧葬活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于都吹打音乐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如何传承和保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