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06)
报纸(346)
学位论文(319)
视频(58)
图书(50)
会议论文(27)
按栏目分组
期刊 (506)
报纸 (346)
学位论文 (319)
视频 (58)
图书 (50)
会议论文 (27)
按年份分组
2014(607)
2013(95)
2011(115)
2010(95)
2009(40)
2007(42)
2006(27)
2005(13)
2004(16)
2003(7)
按来源分组
其它(396)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8)
嘉应学院学报(25)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
龙岩师专学报(3)
东南文化(2)
野草(1)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1年年会(1)
史学月刊(1)
论蒲风新诗理论的成因
作者:杨俏凡  期号:第6期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蒲风  新诗理论  成因 
描述:蒲风的诗论主张在中国新诗理论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究其诗论形成的原因,有“红色思潮”的熏陶、时代潮流的推动、左翼诗人的引导、客家文学的滋养、诗坛自身发展的要求以及俄苏文学的影响等.
客家文化在台湾的变迁
作者:谢重光  期号:第3期 来源:东南学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台湾  文化交流  环境适应  文化变迁 
描述:台湾的客家文化与大陆原乡客家文化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但是由于适应环境和时代的变迁 ,加上族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其内容和形式都会有相应的变化 ,此之谓客家文化在台湾的变迁。本文概要论述了台湾客家文化在语言、建筑、山歌、民间信仰、岁时习俗等方面发生变迁的情形。
土楼建筑与客家变迁
作者:何嵩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地方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客家  南靖 
描述:个族群互动的结果,是客家变迁的历史见证。
黄畲客家的丧礼丧服制度及其变革
作者:杨鹤书 杨鹏书  期号:第2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丧服制度  客家人  丧礼  丧葬礼仪  平远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变革  黄畲  黄金  文化人类学 
描述:部均与本县仁居乡接壤,西邻八尺乡,,北界江西省寻邬县。全乡东、西、北三面高山耸立,中间为一河谷地带,平均海拨500米以上。本乡山岭属五蛉武夷山的余脉,乡北最高峰牛牯崃,巍峨高耸,达海拔900余米。黄畲山乡,山峦奇秀,万木葱笼,高山流水,鸟音鸡鸣,梯田层层,村落点点,风光旖旎,景色招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黄畲客家人世代繁衍生息其间。
汉语方言研究的理论断想
作者:张文轩  期号:第3期 来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汉语方言研究  南方方言  词汇扩散  闽方言  文读  白读  声调演变  客家方言  赣方言  粤方言 
描述:汉语方言研究的理论断想〔美〕王士元著张文轩译刘汉城校译者按:1989年5月,美国俄亥俄州大学举行了“东北地区首届汉语语言学讨论会”。本文是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王士元教授为该会作的学术报告。文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精辟地阐述了有关汉语方言研究的许多理论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 看得见的未来 说不尽的精彩
作者:李旸 佟文胜  期号:第12期 来源:辽宁财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企业会计  内部控制制度  发展策略  会计法制建设  内部审计  会计电算化  人员素质 
描述:所谓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其构成要素来源于管理层经营的方式,并与管理过程相结合。其整体架构主要
明清以来新竹湖口客家地方社会变迁
作者:黃先光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变迁  社会转型  地方社会  湖口  客家庄 
描述:变迁之历史缩影。新竹湖口客家社会变迁的案例,其实也反映了台湾迈向现代工业社会之变迁轨迹与发展样貌。
《广西贺州学院学报》2007年总目录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西贺州  和谐  贺州市  精神家园  高校  客家民居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考  差异性  变迁 
描述:《广西贺州学院学报》2007年总目录
变迁记(节选)
作者:存朴  期号:第5期 来源: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影。祠堂瓦檐高翘,封火砖墙,鹤立鸡群般立在二十多栋旧式客家民居中央。错落的屋子深处,有狭窄小巷,铺鹅卵石,光滑而阴凉。老人坐在门前石凳上,抽烟,闲聊,发呆。也有孩子。孩子是野的,屋里呆不住,爱在家门前跑跑跳跳,踢毽子,跳绳,玩老鹰抓小鸡。夏夜,星光和月光相互映照,巷口习习生风,人们坐在门廊下讲古,谈天说地,直到半夜,听见房门关合的声音,“吱呀——”门轴转动,各家关门上闩,躲进睡梦。留下守夜的狗,四处溜达,眼睛在黑暗里闪着绿光。天光时,又是“吱呀”声不断,门轴在转,人打着哈欠出来,扑打几下衣服,相互之间问安道好,好像过了一夜,旧面孔新鲜了不少。问过早安,各自谋着生计。下大田的,肩上扛了农具,前头走着黄牛,或者水牛;去菜地的,肩上挑着粪桶,臂弯挎了竹篮。
土楼村落理想居住模式的理论根据
作者:刘存有  期号:第3期 来源: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理想的  居住模式 
描述:永定客家土楼的村落美伦美奂,是客家先民心中的期待与现实完美结合的民居典范,是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产物。本文将土楼居住状况和俞孔坚教授笔下的居住模式——昆仑山模式和陶渊明模式作一比较,力图找出永定客家土楼之所以成为理想民居模式的理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