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令人难忘的“闽西客家之旅”
-
作者:林宁 余丹丹
期号:第1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师生 中医学院 活动 海外教育 闽西 歌声 笑声 联合 分祈 兴奋
-
描述:联合举办,由海外学院副院长李灿东、李沛和省台联联络处陈雪娇主任带队,共有师生一行56人。为了系列报道活动情况,福建东南电视台派出2名记者随团跟踪采访。 10月1日早晨8时许,我们到达行程的第一站
-
土楼:家园记忆——历史文化名镇湖坑纪行洪坑
-
作者:马卡丹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乡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历史文化名镇 振成楼 客家人 客家文化 行政村 圆楼 后裔 方楼 南溪
-
描述:湖坑镇方圆96.5平方公里,包括湖坑、洪坑、南溪、奥杳4片,共16个行政村,24姓,3万人口,全力南宋后迁居此地的客家人后裔。现存土楼约2000座,遍布全镇每一行政村、自然村,集方楼、圆楼、五凤楼
-
写出客家厚土的热力、痛楚和蜕变——评廖红球的《苍天厚土》
-
作者:陈晓明
期号:第6期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热力 蜕变 时代精神 文学作品 程贤章 为文 韵
-
描述:廖红球以画闻名,他以画墨竹著称,客家很有声望的老作家程贤章先生谓之曰:廖红球画竹如芙蓉出水,得时代精神之气,"其国粹之遗韵极其浓郁"。廖红球先生并非因画得文名,也非因文而得画名,他文与画俱佳,都是他毕生同时用心用力之作。就我的理解而言,
-
洪坑,客家人的诗意田园
-
作者:陈平
期号:第2期
来源:地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时代、形态各异、规模不一的客家土楼以及宗祠、寺庙、学堂等沿溪而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与青山、绿水、村道、小桥、田野完美结合、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闽南客家乡土画卷。 初春的一天,我沿着平静清澈的洪川溪
-
洪坑,客家人的诗意由园
-
作者:陈平
期号:第2期
来源:地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诗意 客家土楼 寺庙 闽南
-
描述:洪坑村,建于不同时代、形态各异、规模不一的客家土楼以及宗祠、寺庙、学堂等沿溪而建,错落有致,布局合理,与青山、绿水、村道、小桥、田野完美结合、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闽南客家乡土画卷。
-
松元厦村的宗祠建筑与宗族活动
-
作者:张晶晶 罗德胤 霍晓卫
期号:第1期
来源:住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深圳 松元厦 客家 宗祠 宗族活动
-
描述:松元厦是一个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的客家古村落,村民1380人,始迁祖陈振能于清乾隆年间自长乐迁来此地。在松元厦村,每个小村都有宗祠并形成系统,村民普遍重视祖诞、祭祖等宗族活动。本文介绍了松元厦村的宗祠建筑以及各类宗祠活动。
-
水客与客家侨乡社会变迁
-
作者:周琍 周建新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客 客家 侨乡 社会变迁
-
描述:水客是客家侨乡社会的一个独特现象,是非现代化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水客通过携带钱款、物品、人及书信,起到沟通南洋与家乡的桥梁、纽带作用,而经水客引进的海外思想与物质实物导致了当地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风气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迁。
-
中职教育须突破纯教育改革思维
-
作者:马向红
期号:第10期
来源: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科学教育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职学生观 逻辑命题 优秀 多元 多样
-
描述:学习、生活知识探究学习,展现了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学习策略.特别是他们求异、求新并举的发现问题(如构建深圳市客家建筑导游网站);直觉、逻辑互补的活动(发现绝大多数人习惯于将垃圾扔到前方垃圾桶
-
台湾文化与河洛文化
-
作者:杨祥麟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洛文化 河洛地区 台湾文化 客家人 中华文明 河洛人 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 客家文化 民族精神
-
描述:力,促进和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无不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基于此,“河洛文化与民族复兴”这一课题便应运而生。就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而言,其主要之点有:(1)探讨河洛文化与闽台文化、客家
-
族群性别文化与讲述活动:以花莲客家族群讲述人为例
-
作者:刘惠萍
期号:第4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莲客家 民间文学 讲述人 讲述活动 族群性别文化
-
描述:传来源与讲述机会。而相较于男性,客家妇女因须肩负家务劳动与生产劳动的双重责任,不但限缩了女性的生活空间与生存场域,并限制了女性讲述人的讲述活动;另一方面则可能又与在客家族群中,"讲古"的行为容易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