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兴宁市小水电发展历程
-
作者:杨连燕
期号:第20期
来源:广东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宁市 广东省 小水电发展 东江上游 韩江流域 东江流域 东北部 中国
-
描述:兴宁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北部兴宁盆地,地跨东经115°30′~116°,北纬23°50′~24°37′,全市面积2105km2,人口113万多人。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城市之一。兴宁市北部的罗浮镇属东江流域,镇内河溪均流入东江上游的渡田河。
-
后发河源 先发教育:科学发展进程中的河源绿色教育地图
-
作者:黄治中 王蕾 龙建刚 黄日暖 罗峰
期号:第Z1期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河源市 绿色教育 教育发展 普通高中教育 农村教育 协调发展 教师队伍 农村学校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重视教育
-
描述: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河源,建市20周年,辖1区5县。而这5县均为省扶贫开发重点县,被戏称为后无追兵的欠发达地区。20年来,河源以现代理念、国际视野不断挖掘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底蕴和绿色资源优势,构筑起充满活力的后发丰碑,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绿色跨越。
-
清代赣闽粤边区盐粮流通与市镇的发展
-
作者:周琍
期号:第3期
来源:历史档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闽粤边区 盐 市镇 流通 清代 行销
-
描述:江西盛产粮食的地区主要是南部的赣州、建昌、宁都以及南安一带,这些府县的人口密度较为稀少,“田地山场坐荡开旷,禾稻竹木生殖颇蕃”。“田腴民勤,最称富饶”,“衣食取给,不忧冻馁”1。因此有大量的剩余
-
客家文化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价值
-
作者:孙冬雪
期号:第12期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研究 两岸关系 和平发展 国务院台办 价值 龙岩市 闽西客家 研究中心
-
描述:凝聚客家亲情,弘扬客家文化。由国务院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福建省台办和龙岩市委、市政府主办,龙岩市台办、闽西客家联谊会、龙岩市客家文化研究会、龙岩学院客家学研究中心承办的客家文化与两
-
有关秦汉赵佗族属与岭南三大民系形成发展举述
-
作者:杨豪
期号:第3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赵佗 秦汉 民系 岭南 族属
-
描述:近读报载新闻:《广州日报》2007年12月1日珠三角栏载有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依秦始皇33年(公元214年)赵佗出任龙川县令这段历史提出有:河源是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城市定位立论。面对梅州之称世界客都,赣州之称客家摇篮说法并有所怀
-
以创一流为载体 加快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
-
作者:曾玉明 叶文发
期号:第6期
来源:供电企业管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龙南县 区位优势 电力公司 公司发展方式
-
描述:古以来,龙南就是赣粤边境的商贾云集之地,因拥有全国最多的客家围屋而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也是全省十大经济强县之一。随
-
梅州足球之乡的形成与发展困境及其解决对策
-
作者:丘乐威 龚建林 陈琦
期号:第4期
来源:体育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足球 足球之乡 梅州
-
描述:由之路.
-
粤东高陂青花瓷的发展历史及艺术风格
-
作者:林爱芳
期号:第5期
来源:佛山陶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陂 青花瓷
-
描述:粤东高陂的传统青花瓷品类繁多、历史悠久,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陂瓷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高陂青花瓷以其造型简洁、厚实,花纹幽静、美观,色彩朴素、典雅的艺术风格一直为人们所青睐。本文试从其历史、品类与艺术风格三方面来探讨粤东高陂的青花瓷。
-
从天津方言的发展看民族共同语的作用
-
作者:靳瑢
期号:第3期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天津方言 天津话 普通话声母 韵母 汉民族共同语 闽北方言 北方方言 语音 B组 前鼻音
-
描述:大方言,即1、北方方言;2、吴方言;3、湘方言;4、赣方言;5、客家方言;6、闽北方言;7、闽南方言;8、奥方言。而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是因为,北方方言区的代表
-
女性文学的历史补接与发展启示——《夜如年》意义解读
-
作者:刘家思 蒋意春
期号:第6期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发展启示 女性生活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封建男权 男权话语 女性解放 客家女性 悲剧命运
-
描述:接众所周知 ,整部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以男权文化为中心、描述男权立场和男性话语的历史 ,女性在这一历史文本中作为“盲点”而失语。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就是男权对女性所实施的一种非人的摧残与压迫。在这里 ,女性一切都是为男权社会 (男人 )准备的 :她们的容貌、贞洁、品性、言谈、举止 ,她们的贤惠、勤劳、孝敬、责任、义务等等。男性要求女性成为一条柔弱的藤蔓攀附在自己身上 ,或像一只脆弱的花瓶 ,成为自己的一种摆设 ,并不期望她们有独立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更不愿意她们有思想有追求。所谓男主外 ,女主内 ,即是这种男权中心文化意识的显示。于是 ,便禁锢女性一切对外的活动 ,即使是农家妇女 ,也不让她们承担户外体力劳动。那种男耕女织 ,与其说是小农经济状态下劳动人民的理想生活 ,不如说是对女性生存境遇的圈定。因此 ,一般而言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