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汝城话小名中的后加成分
-
作者:朱涛 陈立中
期号:第3期
来源: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汝城话 小名 后加成分
-
描述:对湖南汝城话小名中后加成分的类别进行了分析,认为汝城话小名中的后加成分与高山阻隔的地理环境和氏族群居的生活习俗密切相关。[著者文摘]
-
五一找个地方躲起来
-
作者:暂无
期号:第5期
来源:民间文化旅游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村落 廊桥 手指 鹿港 泰顺 泉州 南巴 球对
-
描述:微州的白墙黛瓦,金坑的曲线之美,泰顺的廊桥旧梦,泉州的沉淀,古朴的基诺.鹿港小镇一样的客家 村落,晋派的大院……民居,这一生活的载体与灵魂,值得你去细细地品味。
-
客家风情 土楼神韵 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集《土楼神韵》将于2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广播歌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风情 原生态 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 歌舞 客家精神 国家大剧院 生活化 歌剧 永定县
-
描述:和客家民间浓郁的生活化场景等多种艺术手法,讲述了中原汉民辗转迁徙的艰辛历程,表现出坚忍不拔、开拓进取、爱国爱乡、团结互助
-
宋代赣南交通格局的变化对客家民系形成的影响
-
作者:李云彪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交通格局 《客家源流探奥》 赣南 宋代 经济生活 思想意识 风俗习惯
-
描述:至宋初。”谢重光先生认为,“既然南宋时客家人已经形成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社会心理素质,共同的语言——客家方言,那么,肯定客家民系至迟在南宋已经正式成立,应是较合宜的。”
-
客家宗族的现代变迁及其思考
-
作者:翁才敏
期号:第3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变迁 客家 传统农耕文化 农村社会关系 宗法制度 生活形态 传统宗族 组织结构 等级制度 封建国家 衍生物 作为 周王朝 血缘 农民 团体 内部 世袭
-
描述:之中按血缘辈分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历史上,宗族作为调整传统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力量和组织,深刻影响着农民的生活,在封建国家与农民个体之间起着一种中介的作用。
-
也缘认同:客家华侨与侨乡社会的心理共识:以清末和民国时期广
-
作者:肖文燕
期号:第11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侨 侨乡 地缘认同 梅州
-
描述:到其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祖籍国侨乡社会而言,华侨的地缘认同强化着华侨对侨乡社会的认同,从而推动了华侨与侨乡的各项联系。华侨基于地缘认同而产生的对侨乡的情感,为华侨作用于侨乡社会提供了心理条件。
-
新竹客家村落的阉鸡赛:地方社群的文化建构与本体论
-
作者:林秀幸
期号:第2期
来源:台湾人类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阉鸡 地方社群 本体论 诠释循环
-
描述:而复始过程,企图诠释自然、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并进而达到一种社群的相互理解-从自己的身体开始,实践社会过程,进行文化建构。这样的论述彰显出生活社群之有限度的范畴和具体性的沟通方式的必要。
-
作为田野之学的客家研究
-
作者:万建中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学真正的研究对象是客家现实生活,只有在现实的客家生活中才能滋生出研究的兴奋点。客家学的主要问题不是理论方法问题,而是努力深入田野的问题,是客家生活本身的问题。客家人独特的生活形态、生活
-
赣南客家民间工艺品赏析
-
作者:李艳
期号:第7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民间工艺品 客家人 审美需要 劳动人民 传统手工艺 农耕文明 民间传统工艺 客家传统 乡土气息
-
描述:古往今来劳动人民为适应并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并以手工方式为主制作工艺产品,称之为"民间工艺"。江西赣南客家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就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需要而创造的。这些民间手艺,伴随着农耕文明、自然经济延存数千年之久,是民族文明史的一部分,更是客家先辈们勤劳智慧的体现。
-
集体行动情境中的民、俗、学者与民俗学研究:以客家围龙屋保护
-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3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集体行动 传统创造 民俗学研究
-
描述:动表明,仅从民俗事象的静态描述来达成民俗学研究的意义,将丰富复杂的民俗生活、民间文化概括为一些有限的材料,实际上既忽视了"俗"在生活文化整体中的被创造和重新发明,又忽略了作为民间文化传承主体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