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欠发达地区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取向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省梅州为例
-
作者:刘昭云
期号:第4期
来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科学发展 战略取向 发展对策
-
描述:绿色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具有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从梅州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有利条件,阐述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取向,提出了生态农业立市、绿色工业富市、文化繁市、旅游活市、专业镇兴市、宜居环境名市等发展绿色经济对策。
-
梅州经济鱼类的资源调查及渔业状况分析
-
作者:郑清梅 温茹淑 朱凌依 钟福生
期号:第6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 经济鱼类 渔业状况 调查
-
描述:2008年9月~2009年9月,采用实地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对梅州六县一市一区首次开展本土经济鱼类资源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梅州地区的经济鱼类有25种,隶属于6目13科24属,其中鲤形目是最大的目,占总种数的52%.同时分析了梅州市经济渔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
人类学文化变迁之文化涵化——以广西贺州客家族群的文化变迁为例
-
作者:郑威
期号:第7期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族群 瑶族 壮族 文化涵化
-
描述:群的文化特征。
-
粤东北客家山区废弃有机物开发利用的考察与思索
-
作者:江金波
期号:第2期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北 客家文化 废弃有机物 沼气
-
描述:基于实地调查 ,以数据和材料阐释了粤东北客家山区沼气开发利用的环境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基本类型和生态模式。分析了来自规模效益、经济外援增强以及客家文化观念等对沼气开发的阻滞效应 ,提出了以沼气利用为纽带优化生态农业文化的现实性与途径。
-
客家文化导向下的梅州旅游景区农村居民感知与态度分析
-
作者:姜百臣 朱桥艳 林利
期号:第5期
来源:南方农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景区农村居民 景区感知与态度 客家文化
-
描述:村居民对旅游的正面经济影响感知强烈,对旅游负面经济影响感知也有所认识;居民对社会文化正面感知和环境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但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有所彰显。基于此,分别从政府视角、旅游企业管理视角及个人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客家文化导向下的梅州旅游景区农朽居民感知与态度分析
-
作者:姜百臣 朱桥艳 林利
期号:第5期
来源:南方农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景区农村居民 景区感知与态度 客家文化
-
描述:村居民对旅游的正面经济影响感知强烈,对旅游负面经济影响感知也有所认识;居民对社会文化正面感知和环境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但其负面影响也开始有所彰显。基于此,分别从政府视角、旅游企业管理视角及个人视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科举制度对区域教育文化的多重影响探析―以客家梅州地区为主要
-
作者:何尚武
期号:第5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区域 教育文化 影响
-
描述:科举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影响着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进程。这种在当时比较先进和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深刻影响着客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科举尽管随着封建制度的没落而终结,但是,它对客家区域教育现代化仍产生多重影响。
-
“入世”对梅州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以工农业为例
-
作者:刘庆琴 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 经济发展 中国 农业 人文优势 侨乡 世界贸易组织 影响及对策 机遇和挑战 “入世”
-
描述:关于梅州经济的发展问题,以往学界进行了一些探讨,大家都意识到到梅州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一方面大家认为梅州具有发展经济的丰富资源、人文优势和侨乡优势,另一方面梅州又存在观念落后、交通不便和小农意识思想浓厚的缺陷。本文主要从工农业方面探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梅州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客家文化产业化”的经济学思考
-
作者:聂婷
期号:第10期
来源:时代经贸(下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产业化 良性互动
-
描述:文章以客家文化的发展现状开篇,提出"客家文化产业化"的概念。然后围绕"客家文化产业化"这一理念,阐述如何将传统的客家文化与新颖的产业经济理念融合起来,打造出一条全新的客家文化产业化道路。
-
连城四堡的宗族社会与民间信仰
-
作者:余丰
期号:第2期
来源: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宗族 民间信仰 地方社会
-
描述:本文以闽西客家地区连城四堡为例,通过对当地宗族与民间信仰的研究,试图从两者关系出发,考察在社会转型时期国家力量介入下各方面的互动情况,以此探讨在新的社会格局下,国家与地方社会对待当地文化资源的态度和操作行为,从而对当地人文景观有一更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