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客家文化中陶瓷特色休闲旅游业的思考
-
作者:熊青珍 冯百常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国商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休闲 旅游 陶瓷 文化 产业
-
描述:陶瓷产业发展迅速。在打造"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城市品牌中,梅州大埔陶瓷行业挖掘自身潜力,开发地域文化内涵,将陶瓷与文化旅游结合,开展客家文化中陶瓷特色的休闲文化旅游及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做大、做强、做活本地特色产品并形成本地特色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
构建客家文化中陶瓷特色休闲旅游业的思考①
-
作者:熊青珍 冯百常
期号:第11期
来源:中国商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休闲 旅游 陶瓷 文化 产业
-
描述:陶瓷产业发展迅速。在打造“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的城市品牌中,梅州大埔陶瓷行业挖掘自身潜力,开发地域文化内涵,将陶瓷与文化旅游结合,开展客家文化中陶瓷特色的休闲文化旅游及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做大、做强、做活本地特色产品并形成本地特色产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
嘉陵江文化与阆中古城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
作者:陈剑
期号:第3期
来源:四川社科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副会长 顾问 四川 名誉会长 社科院 教授 嘉陵江 西华师范大学 文化 主办
-
描述:长、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谢元鲁,学会副会长、
-
赣南客家文化与城市景观塑造研究
-
作者:刘玉宝 刘现鹏
期号:第13期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城市形象 功能载体 活动载体 传播载体
-
描述:通过对赣南客家围屋、客家民俗节庆、客家陶瓷等地域文化的分析,指出赣南客家城市形象设计要融入客家文化。通过城市的功能载体、活动载体和传播载体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个性,使城市更具魅力,让赣南客家城市成为市民的宜居家园。
-
智慧城市建设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影响
-
作者:权亚楠 张庆晓
期号:第21期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智慧城市 文化产业 文化传播
-
描述:随着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智慧城市的创建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一部分就是信息化,数字化,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软信息——文化,智慧城市建设势必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信息的传播也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
-
连城重视客家民俗文化建设
-
作者:项华宗
期号:第6期
来源:炎黄纵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俗 民俗文化 文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 连城 客家人 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经济 闽西客家 有机结合
-
描述:连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留存丰富,如游大龙、走古事、游花灯、犁春牛、入公太、拔龙灯、游金瓜棚、烧炮、红龙缠柱、十番、鼓吹乐、提线木偶、连城拳等数十种客家
-
整合文化资源 发展文化产业:赣南文化产业建设的思考
-
作者:郭起浪 钟美珠
期号:第34期
来源:商场现代化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资源 产业
-
描述: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抓住机遇,整合赣南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赣州文化产业。弘扬主旋律,着力打造赣南红色文化;突出特色,着力打造赣南客家文化;传承历史,着力打造赣南宋城文化。
-
闽南文化古镇九峰城
-
作者:金鸣
期号:第2期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文化 平和县 十三年 文物保护单位 客家文化 宗祠 王守仁 福建省 元末明初 明万历
-
描述:一九峰镇位于福建省平和县西南隅,是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2003年1月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从该镇下坪龙山商周遗址采集的石器和陶瓷残片传出的时代信息看,至迟在距今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有原始的耕作农业和手工业。据文献记载,九峰古属扬州,
-
客家茶亭文化刍论
-
作者:王天鹏
期号:第2期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茶亭 文化 变迁
-
描述:茶亭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客家茶亭文化异常繁荣的原因在于受客家人的迁徙历程、客家地区的自然环境、客家人的精神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客家茶亭文化的内涵主要表现在茶文化、建筑文化、楹联文化、题壁文化、山歌文化、组织文化等方面。自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以降,客家茶亭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
客家饮食的文化内涵
-
作者:肖莹
期号:第20期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饮食 文化
-
描述:客家饮食文化不仅包含着客家民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信息,而且蕴藏着该民系的人生态度、生存理念和思维方式.客家饮食文化除包含了许多中原饮食文化的因子外,更多地体现了客家社会特有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客家文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