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74)
期刊(438)
学位论文(147)
视频(41)
图书(32)
会议论文(11)
人物(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74)
期刊 (438)
学位论文 (147)
视频 (41)
图书 (32)
会议论文 (11)
人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719)
2013(352)
2012(301)
2011(305)
2010(248)
2009(143)
2008(136)
2007(93)
2004(20)
1998(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96)
海峡导报(43)
福建史志(4)
岭南文史(3)
台声(3)
烹调知识(3)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
云梦学刊(1)
社区(1)
人口城市化的文化作用:梅州市人口城市化的客家文化影响分析
作者:俞万源 冯亚芬 雷汝林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文化作用与影响  文化特质  客家文化  梅州市 
描述: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城市化的文化作用入手,分析文化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考察人口城市化的文化作用,文化特质对人口城市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人口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文化根源.客家文化的儒家文化、移民文化、山区文化、多元文化等文化特质及其外化的人文精神是梅州市“二元化”人口城市化的内在文化根源.
江西信丰(铁石)客家方言的音韵特点
作者:张倩  期号:第1期 来源:长江学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信丰  客家方言  音韵特点  见组  山摄  浊上字 
描述:见组读如精组、山摄合口一等今读声化韵[m]、浊声母上声字今读上声是铁石客家方言较为显著的特征.在历时层面上,具体分析了古见组、古浊上字今读的类型和层次.
信丰县铁石客家方言音系
作者:张倩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音系  见组  声化韵  单字音表  信丰 
描述:在充分的实地调查基础上,本研究认为铁石客家方言有独特的声韵调,其主要语音特点有见组读如精组、山摄读声化韵等,本文查考并列出单字音表。
永失故园
作者:鄢烈山  期号:第2期 来源:绿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故园  江汉平原  千字文  油菜花  旱地  片金  新绿  沙湖  岭南  农历 
描述:天吧。旱地(乡亲们叫"田")
明清闽粤边客家地区人口向外流动的内部差异
作者:周雪香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闽粤边客家地区  人口向外流动  内部差异 
描述:本文从人口向外流动的规模和区域分布,探讨闽西、粤东北两个地理单元之间及其内部不同县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
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作者:王岚  期号:第Z1期 来源:福建质量管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省  文化活动  文化大餐  博物院  寿山石雕  节日  表演  民众  记者  春节 
描述:、客家山歌等客家民间艺术表演,令游客流连忘返;厦门翔安区村民自编自演春节联欢会,唱出了时代气息,舞出了乡土风情;海峡两岸信众相聚宁德古田,共同观看陈靖姑信俗的展演,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风采……两节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大阵地,成为弘扬和培养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到处都洋溢着红红火火过大年的节日氛围。
孙中山先生的松口情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  松口镇  史料  历史研究  谢逸桥  谢良牧  孙中山 
描述:孙中山先生的松口情
米食里都有文化味
作者:吴昭怡  期号:第250期 来源:天下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什麽原因让客农知香成为第一家进驻中正国际机场的米食厂商?除了精细的包装、扎实的作功,更重要的是老板吴玉贵想把客家米食发扬光大的心。
从族谱看梅州客家人口的变迁
作者:陈干华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方人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族谱是我国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经济学史等资料。通过对一姓、一族、一系、一世的研究,可以了解人口繁衍的历史和变迁的规律。客家人在逐步南迁散居各地的过程中,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自己的祖宗、源
略论黄遵宪“我手写我”与客家情结
作者:朱银锦  期号:第4期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我手写我口”  客家情结 
描述:黄遵宪作为客家人,其浓郁的客家情结对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有着巨大影响。在理论方面,他力倡“新派诗”,主张“我手写我”;在诗歌创作上,他继承粤东客家文化传统,有意识地以客家方言入诗,并顺应时代潮流,将新观念融于诗作之中,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