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补性研究
-
作者:郭晓红
期号:第2期
来源:兰台世界(中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互补性
-
描述:通过介绍上杭客家木偶戏的地位、流传和特征,以及上杭县图书馆为抢救客家木偶戏所做的系列工作,旨在探究公共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互补性。
-
从广东七夕节的传播源流看其文化特征
-
作者:赵逵夫
期号:第3期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七夕风俗 乞巧 牛郎织女 广东 客家
-
描述:乞巧活动的特征。当然,又受自然环境和当地习俗的影响而带有一些地方特色。所以,既有流传中时间、空间上的差异,也有传播人群的阶层差异。
-
客家“公太(婆太)神”的类别、分布地域和特点
-
作者:沈丽华
期号:第4期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土著文化 祖先神信仰
-
描述:客家祖先神信仰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翔实的田野材料,梳理出粤闽赣客家地区公太(婆太)神的类别、分布地域和特点,重点分析了土著文化尤其是巫觋文化对客家文化的影响,指出了不同地域祖先神存在着丰富多彩的地方性特征。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金县花朝戏初探
-
作者:李绮
期号:第11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花朝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紫金县
-
描述:紫金花朝戏是客家地区具有唯一性的稀有剧种,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花朝戏起源、唱腔、表演、剧目、人物等进行发掘、记录和整理,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河源崛起。
-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定客家歌谣
-
作者:卢祥锋
期号:第9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定 客家 歌谣
-
描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定客家歌谣,一直盛传于永定民间,是一种及具永定民间特色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是再现永定客家人生产生活面貌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凝聚了永定客家人的艺术才智;是她们从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及具客家特色的民族音乐。它在永定区域极为普及,是一种地方特色浓厚的民间歌谣。
-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简介
-
作者:吴树生
期号:第5期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合型 福建土楼 民国时期 灯彩 建筑模式 民间建筑 平面形式 闽西
-
描述:方圆综合型三大类。其中,圆曲系包括有圆
-
粤北洞冠水流域的“军声”
-
作者:邹晓玲 丁沾沾
期号:第2期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洞冠水流域 “军声”粤方言 客家方言 濒危方言
-
描述:的汉语方言。
-
从连城《文溪书院记》看闽西客家地区理学、心学的消长
-
作者:谢重光
期号:第3期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溪书院 闽西客地 理学 心学
-
描述:学传播和流传情况,并由此鸟瞰了闽西客地理学、心学的兴衰消长。
-
江西省信丰县城的官话方言岛
-
作者:张倩
期号:第5期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信丰 官话 普通话 客家方言 濒危方言
-
描述:指出,信丰官话是一种在较长时间内仍会存在,但最终将被普通话替换的汉语濒危方言.
-
梅州地区惭愧祖师的神格形态:以阴那山为中心的考察
-
作者:周大鸣 黄平芳
期号:第1期
来源:文化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惭愧祖师 神格形态 阴那山
-
描述:以强化,并成为重要的职能,同时其它职能也在不断被创化,并走向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