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土围楼
-
作者:郑石平
期号:第8期
来源:地理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
-
描述:土围楼是客家先民出于抵御兵匪、聚族而居的需求演变来的。在外族入侵,兵火连天的久远岁月里,人们为了避开战乱,开始建筑此类建筑以求自保。正统的土楼都是圆筒形状,一般的直径多在40-50米左右,高度也多在20米以上,外部用闽西的粘性黄土夯筑出一米多厚的柱形墙体,内部
-
梅岭船家婚俗
-
作者:庄礼味
期号:第4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婚俗 梅岭 运输力 孔道 载量 客家 江西 浈江 岭南 南雄
-
描述:,他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婚俗风习。
-
四角楼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角楼 结构变化 粤东
-
描述:四角楼的主要特点是方形围屋四角加建碉楼,更突出其防御功能。四角楼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变化多端,粤东与粤北两地又有各自的特点。粤东四角楼一般中轴为堂屋,以三堂居多,左右横屋和上堂外墙相连成围,四角建高出横屋和堂屋一至二层
-
梅县凤岭村田野考察报告
-
作者:夏水平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考察报告 梅县 小型水库 水电站 蕉岭县 北部 蓄水量 南部
-
描述:堤,成了一个水库——石子岭水库。水库1957年修成后,库区居民迁到村中居住。该水库雄踞于整个村子之上端(北部位置),将风岭上面村庄流出的河水蓄起,形成一个小型水库,最大蓄水量约800万立方。水库下建有一个水电站,叫石子岭水电站。水库里的水从水电站流出,由上而下穿村而过,最后流出风岭村境。[第一段]
-
风雨泰安楼
-
作者:游鹏文 张水嵘 林雨钦
期号:第1期
来源:海峡摄影时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州,有一个地方,几乎涵盖了你想要了解的任何一种客家民居建筑,这就是大埔县。
-
和鸣楼的传说
-
作者:叶良田
来源:漳州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和鸣楼的传说
-
楼是故乡圆
-
作者:徐启文
期号:第3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永定土楼 民俗 文化内涵
-
描述:楼是故乡圆
-
嘉应诗人与诗界革命
-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嘉应诗人 诗界革命 黄遵宪 史学思想 丘逢甲 革命理论 岭东诗派
-
描述:关于“诗界革命”的源起,学术界一般都认为“诗界革命”是梁启超等人在戊戍变法前一二年提出的。《中国文学史》说:“在戊戍变法前一两年,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而不及黄遵宪。这种观点极有代表性,但值得商榷,原因有二:
-
走进神奇的福建土楼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3期
来源: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楼群体,形成让人“消魂夺魄”的奇特景观。 土楼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分方楼、圆楼两大体系,其中有殿堂式楼、五凤楼、长方形楼、正方形楼、三合式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纱帽楼、走马楼、日字形楼、曲尺形楼
-
论蒲风新诗理论的成因
-
作者:杨俏凡
期号:第6期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蒲风 新诗理论 成因
-
描述:蒲风的诗论主张在中国新诗理论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究其诗论形成的原因,有“红色思潮”的熏陶、时代潮流的推动、左翼诗人的引导、客家文学的滋养、诗坛自身发展的要求以及俄苏文学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