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画轴·新清明上河图 福建土楼
-
作者:郑文
期号:第5期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土楼 客家人 珠江三角洲 广东 客家土楼 先祖 清明上河图 员外 居民 祠堂
-
描述:一直疑似自己是客家人的后代。从我的祖籍广东中山三乡的郑家祠堂和乡亲的传说中得知:我们中山郑家的先祖数百年前从中原迁至福建,后有一位先祖被朝廷任命为员外赴任广东香山县(当时的香山还是一片珠江三角洲冲积的蛮荒之地,又数百年后因一位历史巨人而
-
客家农村婚姻家庭稳定性的比较研究:以梅县南口益昌村的调查为例
-
作者:陈干华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农村 婚姻家庭 稳定性 童养媳婚姻 大行嫁婚姻 娶妻个数
-
描述:梅县南口镇益昌村位于县城西边16公里,与南口圩场相连。过去的行政称谓有益昌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益昌高级社、益昌大队(公社化年代)、益昌管理区(公社改镇后),现称为益昌村。由三个自然村落组成:圩下片(含步背、沙岌、上街、下街、三栋、栏干、茶园、洛阳村民小组),
-
改善人居环境 提升城市品位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城市品位 征地拆迁 工程建设 居住条件 教育基地 江南 严格执行 截污工程 货币补偿
-
描述:梅城江南东片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是梅州市继东山教育基地、客家公园之后在建设宜居城乡、打造世界客都,推动绿色崛起的又一重大三旧改造项目。梅城江南东片改造前地势低洼,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建筑杂乱,道路狭窄,安全隐患很大,与
-
客都梅州:嘉应学院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 学院 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普通本科院校 历史文化名城 叶剑英元帅 办学历史 广东省
-
描述:嘉应学院位于叶剑英元帅的家乡——广东梅州。梅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客家人的中心聚居地,被誉为“世界客都”。该院已有97年的办学历史,现为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
河源市东源县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生态垂范 万绿之源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生态环境 东源县 河源市 省级 饮用水源地 客家文化 资源丰富
-
描述:东源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总面积407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2万,辖20个镇、一个畲族乡,属客家文化地域。东源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是珠三角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之一。东源县自建制以来,不仅存在发展经济的问题,还负有环境保护的重任,尤其是
-
中国古镇系列报道之二十:芷溪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福建省 连城 古民居 龙岩市 上杭县 宗祠 民国时期 天后宫 客家地区
-
描述:芷溪位于福建省连城县南部,东经116.6度,北纬25.3度,玳瑁山系西侧,属东南丘陵丹霞地貌,为其间小盆地。东邻庙前镇,南接丰图村与上杭县蛟洋乡毗连,西倚上杭县南阳镇,北靠新泉镇,距连城县城52千米,距龙岩市区48千米,距厦门200千米,319国道、厦蓉(龙长)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并建有互通和服务区,
-
大脚姻缘
-
作者:张耀杰
期号:第9期
来源:家庭保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大脚结缘 何香凝与国民党领袖廖仲恺的传奇婚姻,结缘于她的大脚.廖仲恺的父亲廖竹宾侨居旧金山多年,一直不忘祖辈的习惯和乡规,尤其崇尚客家妇女勤劳、刻苦、俭朴、坚毅的美德,认定这些与她们的一双“天脚(客家妇女不缠脚)”密不可分.1893年廖竹宾在去世前留下遗嘱:儿子必须讨个大脚妇女作媳妇.
-
麻雀,麻雀
-
作者:杨文丰
期号:第14期
来源:文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吾乡粤东客家人称麻雀叫罗必.麻雀,属鸟纲文鸟科,成年鸟体长14厘米.麻雀的性征,可通过肩羽的颜色来表现:女麻雀稍带橄榄褐色,男麻雀呢,呈褐红色. 麻雀与莫测的人类,缘分一直相当的深,或许可以这样说,麻雀是人类比较特殊的近邻,是除鸡之外,与人类最亲近的鸟. 麻雀代表着农村广阔土地的谦卑和淳朴的生气.
-
对云霄客家民系的初步调查:漳州客家人福佬化的一个例证
-
作者:张煌辉
期号:第2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田野调查 客家民系 客家人 例证 漳州 历史资料 编纂委员会 2009年
-
描述:自2009年9月下旬开始.云霄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用2个月的时问.通过客家祖居地田野调查、召开座谈会、查阅族谱与历史资料典籍,对县境内客家民系4个居住乡(场)现状与历史做了初步的摸底调查,基本掌握了其居住人口、渊源播居、宗教信仰、语言风俗习惯等情况。
-
论客家先民南迁与唐宋时期梅州的青瓷文化
-
作者:梁德新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先民 唐宋时期 梅州 南迁 瓷文化 地方经济发展 春秋战国 开发
-
描述:一、客家先民南迁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梅州有人类居住至今约有4000年。这在我国的开发史上,还是比较早期的开发地域之一,历经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至南齐(479—502年)时,梅县从当时的海阳分出部分地方置县(时称程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