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县沙田客家方言音系
-
作者:李谱英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贺县 粤方言 现代汉语 国际音标 《汉语拼音方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全国人口普查 少数民族语言 韵母
-
描述:%以上。居民语言,除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是瑶语)外,基本上为现代汉语粤方言(俗称白话)、客家方言、北方方言(俗称官话)和当地土话(有人称为平话)。县境东部和南部为粤方言区,西部和北部为客家方言区
-
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论马卡丹散文的文化空间
-
作者:黄海红
期号:第4期
来源:闽西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卡丹 散文 客家 华南虎
-
描述:在闽西散文作家中,马卡丹先生是极具独特思考的一位,特别是他的文学视野非常开阔,他把目光投向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客家本土以及对梅花山华南虎这一人类珍稀物种保护的疾呼,很值得大家借鉴。文章通过对马卡丹散文文本话语的剖析,力图较好地把握其良好的创作势态。
-
亮“大陆阿里山”品牌 建两岸交流合作基地
-
作者:赖招源
期号:第19期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交流合作 创业园 高山茶 台湾同胞 杜鹃花 漳平 品牌 福建省 台资企业 两岸
-
描述:漳平地处福建省西南部,是闽西东大门、闽南金三角的后花园、中国花木之乡、中国杜鹃花之乡,是福建沿海连接和辐射内陆腹地的重要通道。漳平与台湾地缘近、人缘亲、文缘深、商缘广、习俗同、话语通,闽南文化、妈祖文化、民俗(包含客家)文化深受台湾同胞认同。
-
广东精神赋
-
作者:李曙光
期号:第2期
来源:作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百越故地,南海之滨,钟会神秀,人物阜盛。壤港澳以望海南,襟三江而迎王孙,云蒸雾散,丹霞之光也,清风徐来,珠江之气也。隋唐以降,民倚岭南而居,世称"南粤","南粤"者,广东之谓也,民以群分,曰广府,日潮汕,日客家。语以类聚,日粤语,日
-
风沙中的胡杨、红柳、白刺——悼念黄药眠先生
-
作者:童庆炳
期号:第12期
来源:群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黄药眠先生与世长辞了。作为他的学生和助手,我的悲痛是难以用言语来描述的。我在北师大学习、工作30余年,黄先生是给我教诲最多、给我帮助最大、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老师之一。此刻,他的略带客家乡音的话语在我耳边回响,我又仿佛见到他那慈祥的、充满智慧的面容……
-
客家方言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及对策
-
作者:詹晓慧 朱金华 何家驹
期号:第2期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词汇 习得 负迁移 对策
-
描述:母语负迁移带来的语言应用错误在外语习得过程中层出不穷。梅州学生在英语习得中亦受到客家方言的负迁移影响,因而在英语的正确使用上常常出现各种偏误。文章从词汇习得的角度,对客家方言词汇在英语词汇习得中的负迁移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减少此类负迁移影响的相应对策。
-
台灣客家童謠及其文化意涵之研究
-
作者:劉煥雲
期号:第7期
来源:漢學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童謠 傳統唸謠 現代童謠 文化意涵
-
描述:童謠中學習豐富之客語詞彙,甚至從趣味中認識客家文化,童謠帶動了客家話與客家文化的傳承;兒童從小學習唸誦客家童謠,不僅有助於學會正確之客語咬字與發音,亦能夠從遊戲中認識客家語言文化之美。現今台灣傳統
-
“比较视野下的客家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梅州召开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所 学术研讨会 民俗文化 梅州 研究机构 主要议题 客家文化 民俗艺术 社会变迁
-
描述:。台湾中央大学丘昌泰教授通过比较台北市和高雄市隐形客家人口指出:隐性化程度与客语能力呈反比关系;都会客家家庭中子女,其客语能力亦随隐形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大都会的客家人为了谋求生活,刻意隐藏自己的性格
-
谁是“畲”,谁是“客”:《逸经》之畲客问题讨论
-
作者:温春香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逸经》 客家 畲族
-
描述:自清代客家人意识展现以来,客家人对用于指称他们的词语皆极为敏感。进入民国,因谈论客家引发的说客风潮就有三次。《逸经》杂志因发表一篇小文引发畲客讨论,它成为民国因说客问题引发的第三次大风潮。在这次风潮中,客家人对其中国性的强调得以再次阐扬。
-
关于“客家世界第一古村落”的若干问题探究:侨乡村的过去、现
-
作者:谢小康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问题探究 乡村 客家 古村落 世界 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 广东省
-
描述:前言 侨乡村位于中国广东梅县南口镇,下辖寺前排、高田和塘肚里3个自然村(图1)。其因华侨众多而得名,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该村保存着108座客家古围屋,其中百年以上的围屋有57座,典型的围龙屋有38座,百年私塾1间。2002年7月,村内著名建筑南华又庐被评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