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万历初进入海陆丰的漳属客家话今貌
作者:潘家懿  期号:第3期 来源:方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海陆丰  漳州客  海陆客  语言演变  濒危方言 
描述:有明一代是闽、赣客家人移民广东的高潮期,今粤东海陆丰幸存的漳州客话就是万历初年漳属客家移民带去的。本文通过调查和比较发现,漳属客家人入粤数百年之后,虽然其语言已基本趋同于所在地的客家话,但祖居地方言的许多重要特点却并没有完全消失。
浅谈客家筝乐
作者:张维  期号:第1期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筝乐  演奏技法 
描述:客家筝派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它以中原文化为根,广东音乐文化为叶,融南北文化于一身,有着独特的曲调风格和演奏技巧,它是中原移民音乐和土著音乐结合的产物,本文通过对客家筝乐的发展、传播、风格特点的研究完整的展现了客家筝乐这一特殊的中原移民音乐之全貌.
客家民系迁移过程仿真模拟研究
作者:何郑莹 徐建刚 李永强  期号:第1期 来源:遥感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迁移  空间分析  仿真 
描述:家民系文化迁移扩散的时空分布特征.基于移民适宜性因子的客家民系迁移过程的仿真结果显示:客家民系迁移时空演进中的阶段性分布较为明显,赣南、闽西汀江流域、粤东北地区呈现出以赣州、长汀、梅州为中心的3个文化片区,客家民系文化层级、文化中心(客家首府)的分布与移民适宜性呈现相关性.
粤东石窟河道的商贸、庙宇与地方社会:蕉岭县新铺镇的初步考察
作者:周建新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  石窟河道  商贸活动  庙宇  地方社会  蕉岭县  新铺镇  客家地区  水运公司 
描述:石窟河流域是岭东商贸与移民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围绕着水上运输而兴起的墟市经济、商业贸易、庙宇建设、神明崇拜以及移民活动,对当地地方传统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石窟河上的航运与商贸活动促使社区宗族、神明信仰等权力文化网络的建设,导致地方传统社会的整合与形成。本文试以蕉岭
川菜的国菜之路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川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四川几乎历代都有来自南北的移民史。当然最著名的当属明末清初的“湖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填四川”了。而可靠的结论是,辣椒进入四川,几乎与这次大移民同时期。所以,少数土著“尚辛香”的传统与移民带来
曾宪梓:“解放牌”资本家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晚报精华·往事与旧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英两国签署了联合声明,从此香港开始了回归前的过渡时期。 一开始香港整个社会是在观望的,他们害怕中共当时说得好听,一旦香港真正回归,再清算资本家就麻烦了,所以都不想在香港生活了,掀起一股移民。而
民国时期四川客家“发现”始末
作者:陈世松  期号:第5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四川客家  发现过程  民国时期 
描述:四川是國內最大的客家聚居地之一。四川客家從何時起、如何被外界所發現、所認識的?文章依據知名學者羅香林、董同和的論述,並結合四川本地學者鍾祿元的觀察報導,以及新發現的一大學生的畢業論文習作,系統追溯了四川客家的發現始末。四川客家被外界發現並認識是與民國時期的客家熱分不開的。
“七界內”的客家意識初探-思考彰化竹塘地區福佬客族群意識之
作者:陳逸君  期号:第12期 来源:研究與動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認同  福佬客  族群意識  文化變遷 
描述:遷的因素與過程,瞭解他們安身立命的方式與想法,也希望能在此一福佬客風中,增進我們對這一群人的具體暸解,更重要的是,我們試圖從族群意識的理論架構,來理解在已然模糊的「福」「客」族群邊界中,福佬客如何
仪式与象征:凤凰山半山客春节民俗感怀
作者:郑观蕾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凤凰山  潮汕地区  民俗  春节  象征  仪式  明代中后期  南山区 
描述:县西北部、潮南区西南部、潮阳区金玉镇西部,以及梅州市丰顺县汤坑片,即潮汕地区的凤凰山区、大北山区、南阳山区、大南山区等客交界地区,人口约有140万。潮汕地区的“半山客”,比“福佬人”晚来一步,当
凉水井客家话与成都方言的通用方言词及其分析
作者:兰玉英 闵卫东  期号:第3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阳凉水井客家话记音》  成都方言  通用方言词  官话方言点  比较研究 
描述:都平原肥沃的平地上先进行了湖广话的交混、整合;客家人移民在后,居住在较为贫瘠的东山,人数更少,方言整合更晚。东山客家话在形成的过程中较多地受到了成都方言的影响而较少地影响成都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