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赣南客家音乐与音乐欣赏课
作者:胡晓庆  期号:第18期 来源:读写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客家音乐  客家歌舞客家戏曲  课程资源  音乐教育 
描述:要性:(1)、赣南客家山歌、小调渊源流长。(2)、赣南采茶戏亲切甜美、采茶歌舞欢快唯美。(3)、采茶歌舞演员进课堂传宝,中小学生出教室采风。(4)、赣南客家音乐文化为主题的校内文艺活动
浅析赣南客家人的生态实践
作者:蓝美玲 乔桥  期号:第12期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人  生态实践  启示 
描述:赣南客家人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继承者,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智慧演绎于生产生活实践中。整体和谐的居住环境构建、顺应自然的生产安排、协调身心的民间信仰等生态实践都体现出赣南客家人的生态智慧。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语境下,这对推动赣南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赣州东河流域的客家方言特征
作者:刘忠清  期号:第12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州  东河流域  客家方言  特征 
描述:赣州客家话和广东梅州方言口音极相近。两者同被称为客家话的代表语。赣州除市中心区域说西南官话,其余广大城镇和农村都说客家话。虽同说客家话,各地的口音却是有差别的。本文主要从语言音韵和词汇两大方面剖析赣州东河流域客家方言的特征。
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作者:刘宇 何小芊  期号:第6期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赣南 
描述: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特色鲜明。通过对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分布的细致梳理,概括出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的特点,并针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提出旅游开发对策。
赣南客家傩戏:古今民族文化艺术的融合
作者:杨冬连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傩戏  历史悠久  幽默诙谐  艺术形态  民俗心理  傩仪  姜太公  原始面貌  傩文化 
描述:赣南傩戏作为长江流域客家傩文化的代表,宁都中村傩是至今赣南唯一仅存的一处傩,历史悠久,遗留着古行傩制,保留着驱鬼逐疫的原始面貌。同时有些节目则吸收赣南采茶戏的演唱方式,幽默诙谐,展示了傩向民间戏曲延伸的艺术形态,
论红色旅游与客家文化的结合——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
作者:童绍茂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旅游  客家文化  结合 
描述:赣州红色旅游虽然日渐红火,但目前的发展水平与其资源优势相距甚远,赣州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旅游胜地,将赣州红色旅游与客家文化相结合,在此基础上通过红色旅游与客家文化结合的媒介,为江西赣州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拓宽思路。
赣南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状况分析与对策
作者:陈涛 崔胜军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民俗旅游资源  开发状况  对策 
描述:赣南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江西传统民居建设--赣南客家围屋建筑的特点和文化
作者:熊荣 杜海明  期号:第14期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  赣南  客家围屋  建筑形态 
描述:围绕赣南客家围屋独有的特征:展示赣南客家威武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和特色。赣南文化的缩影—客家围屋,承载了千百年优秀的赣南客家文化更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和保护。
深化“三项创建”活动全面推进赣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党建研究(北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州市  经济社会  江西南部  资源丰富  革命老区  赣南 
描述: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赣江上游,简称赣南。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辖18个县(市、区),862万人口。赣州市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景色秀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世界著名的“客家摇篮”。[第一段]
客家人在粤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历史作用
作者:谢一彪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军游击队  三年游击战争  南方三年游击战  陈毅  国民党  游击区  项英  历史作用  敌人  部队 
描述:粤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历史作用作一探讨,以求教于史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