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化客家音乐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作者:李彦
期号:第6期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音乐 研究 思路 方法
-
描述:家先民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上下近千年间,清代中期才逐渐在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四川及台湾等地定居下来。他们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也正因为如此在闽粤赣客家地区目前仍有大量的原生民间音乐流传。然而,目前客家音乐的研究多数还是集中在对客家山歌研究的层面上,全面收集整理研究客家音乐的系统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体系。因此要深化客家音乐的研究及时收集挽救这些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为学习、研究、创作、继承客家音乐提供理论根据。
-
写作广东音乐风格作品的探索
-
作者:曹光平
期号:第Z2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音乐 音乐风格 音乐作品 潮州音乐 民族管弦乐 珠江三角洲地区 艺术特色 乐器组合 钢琴三重奏 创作特色
-
描述:结构,令人喜爱。广东音乐的历史大约一百年左右,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乐种。与其他地区民间乐种相比,广东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便形成了一支专业和半专业化的写作队伍,产生了吕文成、何柳堂等名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或比较优秀的广东音乐作品,广泛流传。几十年来新的作品、新的创作特色不断涌现。八十年代以来,一些作曲家尤其是广东作曲家的一批新的广东音乐作品问世,又展现了一些新的艺术特色,创作的专业化更为加强,艺术的表现范畴也更为宽阔了。
-
“山歌甜妹”童爱娜
-
作者:许昌敏
期号:第10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人 客家先民 音像市场 世界 艺术宝库 代表性 中长 海内外 录音带
-
描述:每当聊起客家的风土民情,数不清有多少客家人对我说,他们就是在母亲客家山歌《月光光》的吟唱声中长大的。如今,客家山歌已伴随着旅居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最具代表性的松口山歌,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灌录成唱片,至今仍广泛流传于海内外音像市场。如果说,客家山歌是祖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
-
松溪马窝山歌的风土特色与传承保护:松溪县文化馆
-
作者:陈艳
期号:第12期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松溪县 客家山歌 传承保护 文化特色 民间文化 客家人 歌曲内容 文化馆 自然村 采茶歌
-
描述:下来,逐渐形成一个客家村落.起初马窝山歌并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松溪县举办第一届文化艺术节,当时花桥乡文化站组织马窝自然村的一些村民,将马窝山歌以合唱的形式编排成歌表演形式节目参加农村文艺调演.从此马窝自然村的客家山歌就被称为马窝山歌,作为松溪县民间山歌的代表流传保护下来.
-
探析客家筝派源流
-
作者:陈蔚旻
期号:第6期
来源:北方音乐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筝派 广东汉乐 中原古乐 源流
-
描述:广东汉乐古朴、典雅的独特风格,既承袭了中原古乐的遗风,又包含了浓郁地方民俗文化的风韵,而究其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南宋时期亦或更为久远的年代.现如今,客家筝派已成为我国古筝重要流派之一,其代表人物是何育斋先生与罗九香先生,可以说客家筝派的形成始于何育斋先生,成于罗九香先生,前者是确立客家筝派的先驱,而后者是客家筝派的推行者,使客家筝乐得以广为流传,并得到国内外音乐界的充分肯定.
-
从赣南客家文化看村落体育的发展
-
作者:李伟 刘霞 张冬华
期号:第19期
来源:科技信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文化 村落体育
-
描述:农村体育是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体育的研究对于农村体育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赣南客家村落体育是在客家农村村落环境中广泛流传的客家民间约定俗成的传统体育活动.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赣南客家村落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特征和开发策略,为进一步发展赣南客家村落体育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
赣南采茶舞蹈的价值分析
-
作者:刘斌 李俊玲
期号:第23期
来源:飞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赣南采茶舞蹈是由赣南客家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赣南采茶舞蹈在赣南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赣南客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是赣南客家人
-
谈乡土音乐窖家山歌之鉴赏教学
-
作者:李丽霞
期号:第10期
来源:福建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鉴赏教学 乡土音乐 传统文化传承 新课程改革 客家方言 传统风格 《诗经》
-
描述: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新课程改革强调乡土教材的开发,强调校本课程的设置。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力军的新时代中学生,理当对传统文化载体之一的客家山歌要有所了解。
-
解开“飞碟”之谜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八小时以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永定 民居建筑 龙岩地区 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 文化内涵 元末明初 客家人 飞碟
-
描述:建筑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永定土楼起源于唐代,元末明初时慢慢被当地所接受,并且广泛流传。现存的客家土楼大约有两万余座,基本上是以家族的形式进行居住,具有安全防卫、防风防震、防火防潮的功能。在永定有多座造型多姿、高大雄伟的方圆土楼,它们大部分分布在高头、古竹、湖坑、下洋等七八个乡镇,错落有致,和谐地与蓝天大地、青山流水融为一体,组合成气势磅礴、壮丽非凡的土楼群体。振成楼、承启楼是永定圆土楼的代表。
-
石岩客家山歌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深圳市宝安区 演唱形式 客家话 流传 曲调 旋律 歌词
-
描述:石岩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北部。石岩客家山歌流传于宝安石岩一带。用客家话演唱。曲调与别地客家山歌有所不同,有自己独特的旋律,歌词一般是七字体,四句或五句。四句的是一、二、四句押韵。石岩客家山歌演唱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是个人自唱,或两人一唱一和,擂台斗歌则是最精彩、最激烈、最为群众喜爱的一种形式。[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