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1516)
报纸(1251)
学位论文(314)
图书(177)
会议论文(67)
视频(54)
按栏目分组
期刊 (1516)
报纸 (1251)
学位论文 (314)
图书 (177)
会议论文 (67)
视频 (54)
按年份分组
2015(54)
2014(1790)
2012(299)
2009(122)
2008(122)
2007(74)
2006(47)
2005(26)
2004(33)
1987(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29)
客家研究辑刊(168)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78)
嘉应学院学报(69)
嘉应大学学报(12)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9)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6)
中国经济史研究(2)
南方农业学报(1)
体育学刊(1)
岭南婚嫁习俗中槟榔的文化解读:以粤东客家地区为中心
作者:宋德剑  期号:第2期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  婚嫁  槟榔习俗  客家地区 
描述:通过检阅地方文献,结合人类学的调查获得的口述资料,对粤东客家地区婚姻习俗中槟榔礼俗流行的年代、区域以及礼俗的具体表现形式进行描述,并对槟榔礼俗在粤东客家地区流行的原因做人类学的解读。
近代粤东客籍诗人群体及其创作
作者:郭真义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学集团  诗派  诗人群体  近代粤东客籍诗人群体  客家情结 
描述:近代粤东客籍诗人群体是 19世纪末形成的一个地域性文学集团 ,它是以黄遵宪、丘逢甲为中心 ,靠共同的客家情结和彼此间的亲缘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而维系 ,他们的诗歌创作风格各异 ,对岭南近代诗坛乃至近代文学都有重大影响。
简述粤东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张快彩 黄东阳  期号:第7期 来源:音乐时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采茶戏  唱腔  表演 
描述:五华采茶戏也称粤东采茶戏,它起源于赣南安远九龙山的民间歌舞,在音乐唱腔、表演程式等方面保留了赣南采茶戏的特点与风格。本文简要地阐述五花采茶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论农民旅游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陈涛 钟俊昆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  旅游市场  和谐社会 
描述:主义社会的构建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断裂社会与乡土社会的变迁——对江西赣南某县A村的个案研究
作者:邱浪平 魏志龙  期号:第2期 来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乡土社会  断裂社会  变迁 
描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断裂化更趋明显,同一社会中几个时代的成分并存。乡土社会社会的转型与现代化过程中,也会发生相应的变迁。从民间信仰角度来阐述乡土社会社会转型中的变迁过程。
半山客的收养:一项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作者:赵琬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跨文化比较  收养  社会制度  人类社会  社会功能  大洋洲  普遍 
描述:收养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重要的社会制度,这篇文章以粤东凤凰山区的收养为例,先介绍当地半山客收养的对象、方式、动机以及社会功能,继而将它们与东大洋洲的岛屿国家的收养作跨文化比较,以便更加全面深入地解读收养。本文有两个关注点,首先是收养分别在这两个不同的社会中是如何表现的,其次是如何解释这些表现。
祖先开基的传说与解读:以大埔县百侯杨氏为中心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祖先开基  畲瑶  客家 
描述:通过对粤东大埔县百侯杨氏个案的研究,运用历史人类学的方法,结合史实,解读祖先开基的传说故事,揭示出客家社会与文化早期深受畲瑶族群影响的历史事实。
红色·绿色·金色
作者:伍依丽 陈其树 陈平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旅游  农民新村  叶剑英 
描述:2008年新年伊始,记者来到粤东革命老区叶剑英元帅故里雁洋镇的长教村,访问这个在国内外客家人中特有美誉的雁南飞茶田度假村,满目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气象。
黄遵宪与太平天国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4期 来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太平天国  客家 
描述:粤东的政治权威和思想统治。
粤东北城市客家山歌的实录报告与思考
作者:张羡声 崔宝霞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山歌对唱  山歌集  山歌会 
描述:自20世纪90年代起,粤东北地区的一些城市陆续出现了市民聚集在一起唱客家山歌的文化现象,本文以梅州城内的客家山歌对唱、翁源县城的"山歌集"和韶关市内的"山歌会"为实例,报告了这一音乐文化现象的背景、过程和方式,进而提出采集和研究客家山歌的迫切性与必要性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