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民间美术色彩特征分析
-
作者:何小勋 薛芳荣
期号:第11期
来源:美术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色彩运用 民间艺术 装饰性 特征分析 象征性 美术 情感 本能 感性
-
描述:客家是汉民族的一大支系.从唐、宋以来,大量的中原汉人为躲避战乱,寻求更好的定居之地,从北方几经迁徙,开始定居在赣、闽、粤一带.在迁徙过程中,出于生存、发展需要,客家先民们产生了强烈的族群认同意识.
-
客家人的迁徙对赣南客家民间美术的影响
-
作者:许守飞
期号:第5期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中原文化 迁徙 民间美术
-
描述:迁徙。这为独具一格的赣南民间美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赣南民间美术呈现多地域、多时期、多种文化融合的独特形态,这有赖于客家迁徙过程中的相互认同。
-
先行先试,推动两岸全面对接
-
作者:唐永红 沈惠娜
期号:第9期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交流合作 海峡西岸经济区 两岸经济 形成与发展 和平统一 命运共同体 交流融合 经济一体化 先行 闽南文化
-
描述:同的两岸文化共同体。设立两岸政治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率先赋予台湾同胞国民待遇,积极促成闽台共同生活圈的形成与发展,全方位培养两岸同胞一家人的意识与对和平统一的认同感。
-
广东客家人移居广西玉林的历史溯源与家族观念考察:以桂东南一
-
作者:项萌 邓敏
期号:第9期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家族 集体记忆 客家 广西
-
描述:体现了客家族群在特定的生存环境和历史脉络下的再生和创新的社会文化过程,祖先传说与祭祀仪式为村落社会认同提供了深层基础,使家族成员的血缘联系和家族观念得到强化,重要的家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也由此得以传承。
-
广东流动人口就业管理模式历史演变及其现实问题初探
-
作者:司徒尚纪 许桂灵
期号:第4期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流动人口就业管理模式历史演变 就业管理现状 对策与措施 广东
-
描述:紊乱,劳资矛盾突出,执法困难等问题,提出“高增长-低就业”、流动人口分流和“文化认同”等就业管理模式,以及为此应采取建立流动人口有序管理和应急机制,组织工会,制定“新客家”安置计划,加强人文关怀等对策与措施。
-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庙会与客家妇女―以赣州水东镇七里村仙娘庙会
-
作者:邵新蓓 彭炜
期号:第3期
来源:宜春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赣南庙会 客家妇女 仙娘庙会
-
描述:妇女主体身份的自我认同性较强。转型期的庙会成为重塑地方性别文化和维持客家乡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
-
从历史视角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四个维度
-
作者:刘加洪 蓝春新
期号:第5期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视角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
描述:统中蕴藏的极其丰富的资源,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维度解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认同和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为之而奋斗不已。
-
社会性别视野下的庙会与客家妇女:以赣州水东镇七里村仙娘庙会
-
作者:邵新蓓 彭炜
期号:第3期
来源:幼儿教育(教育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赣南庙会 客家妇女 仙娘庙会
-
描述:妇女主体身份的自我认同性较强.转型期的庙会成为重塑地方性别文化和维持客家乡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一环.
-
从边缘看客家:闽南客家研究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闽南 边界论 族群
-
描述:自从巴斯边界论提出以来,族群研究进入一个新的讨论领域。族群与认同、族群与记忆被认为是塑造族群的重要因素。巴斯认为,族群是个认定的范畴,造成族群最主要的是边界,而不是语言、文化、血缘等内涵。
-
石城柏林学堂与藏书楼——为纪念罗香林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
作者:许怀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诞辰一百周年 罗香林 藏书楼 客家研究 纪念 学堂 柏林 石城
-
描述:然会想到它的奠基人罗香林先生。罗香林先生以其强烈的理论勇气,严密的学术风格,大量的创造性劳动,开拓出了客家研究的基地,让客家观念为客家人认同,使客家研究为学界重视。[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