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34)
期刊(137)
视频(22)
学位论文(12)
会议论文(4)
图书(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534)
期刊 (137)
视频 (22)
学位论文 (12)
会议论文 (4)
图书 (1)
按年份分组
2015(22)
2014(192)
2013(101)
2012(110)
2011(90)
2010(85)
2009(31)
2008(50)
2004(3)
1991(1)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143)
闽西日报(56)
其它(35)
南方日报(32)
惠州日报(28)
赣州晚报(17)
老区建设(3)
中国电子商情(视听前线)(1)
中国商贸(1)
中国乡镇企业(1)
“侬族”考
作者:清风  期号:第3期 来源:八桂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汉族  海宁  越南  退伍军人  天津条约  法国  广西壮族  少数民族  族源  边境贸易 
描述:海宁侬”)。这二依之间其同异何在、源脉何来,本文作些初步探讨。一、族源、名称(一)“海宁侬”族源于中国汉族。海宁地区原居住着大批汉人,他们自称“艾人”,“山支”意思是“山林里的人”,实际是讲艾话(客家语)的汉人。17-20世纪期间,从广东的钦州、廉州(今北海、合浦)、防城、灵山一带先后移居该地。其中一些人是参加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遭到清政府的镇压和驱逐,于1849一是863年间,被迫迁居到海宁地区。钦。廉、防、灵地区(今属广西)原本早已有客家移居,(太平禁牢记)载,廉州“俗有四民,一日客户,解汉音,居城郭、业商贾。”周去非(岭外代答)(卷三)亦有类似记载。明末清初,客家起师抗清,由于清兵大举进攻,清王朝统一全国,客家人兵败而被迫迁移,一部分人从广东的东部和北部分别迁到中部及南部滨海地区。为此,许多客家人移居在高州、雷...
客家门匾习俗:客家文化的“活化石”
作者:罗江浇  期号:第11期 来源:文化月刊(遗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人  习俗  活化石  客家先民  姓氏  生活过程  文化现象  演变  上犹 
描述:士宦人家表示豪门高第的“阀阅功状”,进入了平常百姓家,演变成今天这种相对固定、千家万喜闻乐见的门匾形式。 它往往记载着一段历史,叙述着一个故事,表达房主的一种理念,并随着家族的繁衍而世代相传。这种
谢天良:“法”助他人“搏”写人生
作者:杨舒霞  期号:第7期 来源:杰出人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中。 为客户 兢兢业业 “法治社会”的精神使法律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律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法律本身只是写在诸如《消费品安全条例》、《雇佣条例》、《婚姻条例》等上面的抽象律法条文上,而律师则是将法律条文具体表述、诠释、运用。诚然,律师是以法律为准则,为人们争取正当合法权益的一个职业。而谢天良先生就是一位为人民大众服务多年的律师,在律师的岗位上,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谢天良律师生于香港长于香港,身上却带有典型的客家人的精神风貌,热情洋溢,刻苦勤奋,坚定执着。他的父亲从家乡丰顺于上世纪50年代移居香港,故而不难理解他身上所展现出来的客家人的精神与风范,这也是客家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坚韧品质。谢天良律师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取得的成绩,展示了客家人“吃得苦中苦”“敢于拼搏”的毅力。
新论摘编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文明与宣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伦理思想  “比较优势”  道德基础  落后国家  文化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品  竞争力  竞争优势  文化普遍主义  劳动成本 
描述:的道德基础在起作用。 第三个例子。一个移民社会为什么有这么高的效率?广东、福建一带住了许多客家人,客家人的祖先住在今天的河南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北宋、南宋、明清动乱时期,分批南下,聚族迁徙,到了那里就住下,在那蛮荒之地聚族而居。一个土楼住几百,一个个家族在那里生根,走向全世界。
井冈山斗争时期因土客籍矛盾而被错杀的红军将领
作者:肖小华  期号:第4期 来源:世纪桥·纪实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矛盾。 客籍人最早的移居方式是一种春至冬归候鸟式的迁徙,即“初住茅棚,每岁腊闭入,春来器皿不丢”。但由于路途遥远,来去耗时多,多有不便,于是有些拓荒者便举家迁徙。这个
“台湾结”与“中国结“融合的愿望定会实现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6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结”  逝世  愿望  台湾地区  纪念  历史学者  两岸关系  中华民族 
描述:国烽出生于台湾桃园县平镇乡的一客家家庭。1955年赴日留学,1966年以论文《中国甘蔗糖业之展开》获东京大学农学博士学位,此后转为研究台湾近代史问题。旅日40年间,由于台当局将其列入“黑名单”,他
凸显客家特色打造“本土招牌菜”
作者:廖冬冬  期号:第8期 来源:声屏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国家发放的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龙南台记者从一位老农的角度拍摄的《龙南新农保成“抢手货”》等新闻把老人们的笑脸和喜悦通过镜头传递给千家万。2010年12月初,龙南县桃江乡一个贫困家庭的小女孩患上了一种
万科试水“公共租赁住宅”
作者:崔靖芳  期号:第18期 来源:民生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货店、洗衣中心等,一应俱全。虽然每一都十分袖珍,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厨房、厕所、客厅一样不少,而且采光通风良好。 万汇楼最小的一室一厅租金350元/月,普通公寓都是35平方米左右的两室一厅
以地方社会结构为基础探讨居民对生态旅游影响之认知
作者:颜家芝  期号:第3期 来源:户外游憩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区结构  原住民社区  生态旅游冲击量表 
描述:即花莲太鲁阁族社区、内湾客家社区、及苗栗南庄之赛夏泰雅客家社区,?调查对象。调查方法采家户立意访谈方式,有效份数?524份。研究结果发现,由相关问项所建立之探索性架构可分?五构面,即生活干扰、实质负面影响、迁移作息影响、经济活动、文化习俗干扰,这些构面均会受到社区结构的影响,社区结构愈紧密者其对生活干扰与迁移作息影响的认知愈低,而对经济活动与文化习俗干扰的认知程度愈高。此外,经过模式验证性分析後,发现试探性架构并不稳定,较稳定的生态旅游影响架构?一包含四因素及十四个变项的二阶层模式,而其四因素?:迁移作息影响、生活干扰、经济影响、及环境干扰。其中各构面信度俱佳,惟在效度验证上则仅以经济影响符合标准。
浅谈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与发展
作者:刘丽云  期号:第65期 来源:读写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小提琴的人数相提并论。古筝艺术从原先的风毛麟角走向了可喜的普及,又从普及走向可贺的提高,如今又逐渐不可估量的渗入于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之中。 一、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 (一)古筝的概念 筝,又名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远在公元前五年至三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已经流行在当时的秦国境内(即现在的陕西一带),所以又叫秦筝。在2千多年的音乐历史长河中,她以其优美细腻的音色,别具一格的韵味,丰富多变的演奏技法在民族器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广泛流播海内外,深受世人喜爱。 (二)建国前演奏技法的流变 筝在东汉、三国时代曾被文人雅士称之为“群声之主,众乐之题”,足见其地位之高,在晋代则被誉为“仁智之器”,到了盛唐时期更为普及,甚至在一些诗词中也有描述,如“平生所愿,愿作乐中筝”、“奔车看牡丹,走马听秦筝”,等等,可以看出古筝在当时已是雅俗共赏、家喻户晓的民间乐器了,在以后的数百年音,古筝经过历文人、艺人的创造和发展,演奏曲目和演奏技法不断丰富和完善,并形成潮州、山东、河南、客家、内蒙、朝鲜等9大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