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州市客家廉洁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
作者:暂无
期号:第3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氛围 客家文化 梅州市 示范基地 嘉应学院 文化体系 文化建设 社会
-
描述:办出品牌;把梅州市容家廉洁文化研究中心办成全省廉洁文化研究的示范基地,办成全省廉洁文化进校园的示范基地。
-
汇山水之灵,纳天地入怀:海峡客家论坛中心设计
-
作者:韩洋
期号:第18期
来源:房地产导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旅游 酒店
-
描述:旅游地产是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的,融合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置业项目。本文论述了以自然景观为依托的休闲度假酒店、会议中心、商业等旅游房地产项目的规划布局、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的新探索。
-
西湖溪谷地的客家聚落空间与宗教神圣中心
-
作者:潘朝阳
期号:第2期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清朝 苗栗西湖溪 次第占居 客家聚落 儒教 神圣空间
-
描述:教育培饕出自己的士子,建立社会领导阶层。村庄中均有民间宗教的神祗崇祀,卒也们的庙宇就是谷地中客家聚落空间的神圣中心,客家人崇祀关公、妈祖、神农(五谷)大帝,一则呈现谷地中农业文明的发展,一则呈现庶民儒教的特色。
-
谢重光与客家文化研究
-
作者:杨际平
期号:第4期
来源:教育评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谢重光 中国 客家文化研究 客家学研究 研究方法
-
描述:谢重光与客家文化研究●杨际平谢重光,1947年1月生,福建省武平县人。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获博士学位。现任广东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客家学会理事、《客家》杂志主编。谢重光是近年来在客家学领域极其活跃的一位学者,他...
-
“首届全球根亲(客家)文化盛事颁奖大典”隆重举行
-
作者:刘芳名
期号:第3期
来源:协商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球根 杰出贡献 杰出领袖 文化传承 河南省 会展中心 网络投票 郑州 华人
-
描述:又是一年三月青,龙年客家正逢春。3月24日下午,农历壬辰年三月初三,全球根亲文化盛事绽放耀眼光芒,备受瞩目的"首届全球根亲(客家)文化盛事颁奖大典"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璀璨开幕,海内外代表300余人齐聚郑州,共同见证这一辉煌时刻。历经一个多月,经过网络投
-
客家学研究的领域的大家:李逢蕊
-
作者:楚戈
期号:第18期
来源:今日科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书画 副主任 福建省 研究室 校长
-
描述:在中国,乃至国际学术领域,提起客家学研究,李逢蕊教授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李逢蕊,1930年出生,广东梅州人。曾任福建省龙岩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现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闽西分校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客家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文虎研究室主任,闽西客家学研究会会长。
-
依托资源 顺应市场 着力培育宁冈新的经济增长点
-
作者:柳仁义
期号:第11期
来源:地方政府管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的经济增长点 顺应市场 系列产品开发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保健功能 客家文化 特色产业 支柱产业 绞股蓝 技术要求
-
描述:依托资源顺应市场着力培育宁冈新的经济增长点柳仁义宁冈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由于受地理区位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经济增长速度较为缓慢,质量和效益不高。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关键在于以资源为依托,着力培植具有本县特色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主攻“七项”特色产业,着...
-
唐宋汀江流域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关系述论
-
作者:葛文清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汀江流域 唐宋 人口 社会经济
-
描述:考证了唐宋汀江流域的移民、人口发展和时空特点,分析了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成长的辩证关系。对唐宋时期汀江流域移民、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兴衰的关系分析表明:汀江流域作为客家的主要发源地、祖籍地和社区不仅具有移民史和人口学的一般特征,而且由此还演化出颇具流域特色的社会经济结构,即闽西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
-
熊式辉主赣时期江西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
-
作者:游海华 宋德剑
期号:第10期
来源:历史教学(下半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熊式辉主赣 公路建设 经济现代化
-
描述:化的持续发展,使其有别于全国其他各省,而成为民国经济建设的新星。
-
明清客家地区的经济开发
-
作者:周琍
期号:第1期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明清 客家地区 经济开发
-
描述:客家是中国汉族中一个独特的民系。其所处闽、粤、赣边区是典型的山地丘陵地带,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明清时期,客民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垦荒辟地,开发物产,兴山利;积极发展纺织业、制瓷业和矿业等手工业;开展商业贸易,促进了市镇的繁荣,形成了客家地区的早期经济开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