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学名词
-
作者: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科技术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方言调查 汉语方言 方言学 方言区 语言特征 方言地图 词汇特征 语音特征 语法特征 官话方言
-
描述:民族语言的地域性变体。汉语方言的内部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汉语方言分为官话、晋、徽、吴、湘、赣、客家、平话、粤、闽等十个方言区。 方言地理学 dialect
-
向南的河流
-
作者:黄国钦
期号:第5期
来源:花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韩愈 河流 潮州 韩江 洪水 城墙 南方山地 历史 公元 李宗闵
-
描述:,向东,就是福建,向北,就是江西。后来,这条桀骜不驯的河流,用她甘润丰泽的乳汁,哺育了南方两个伟大的民系:客家人和潮州人。悠悠岁月,走进了公元纪年,这条向南的河流,才有了初始的名字:员水。这是不知所云
-
江西红色歌谣的产生及其艺术价值
-
作者:张涛
期号:第2期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歌谣 江西 艺术价值 客家山歌 革命根据地 红军 中国共产党 地缘关系 爱情生活 毛泽东
-
描述:人口迁入江西。江西歌谣,尤其赣南的“客家山歌”、赣北的“打鼓歌”等受中原文化一定程度的影响。江西歌谣的形式绝大部分为四句七言体。也有四句半(拖山调)、四句五言体。武宁的“打鼓歌”多是三句半。小调多属
-
高樹鄕農村老人健康狀況的評估研究
-
作者:邱啓潤 張永源 陳武宗 黃洽鑽 黃忠信
期号:第2期
来源:護理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農村社區 老人 健康狀況
-
描述:、客家籍、識字、有配偶的老人需要更多的健康相關服務。因此,本研究分別就實務面、行政面與學術研究面提出具體的建議以供參考。
-
語言接觸後的語言演變情形-以桃園縣“四海話”為例
-
作者:鄧盛有
期号:第6期
来源: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次方言 四海話 語言接觸 雙話語者 語言演變
-
描述:許多能通兩種客語的雙話語者(bilingual speaker),因為語言接觸,使得客語的語言結構發生轉變,形成一種混合型客家語,即「四海話」。為了探討客語在語言接觸後所產生的語言演變現象,瞭解
-
“中國作家”/“台灣作家”:夢的兩端-解讀鍾理和返台前後的
-
作者:黃麗月
期号:第4期
来源:漢學研究集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鍾理和 台灣作家 中國作家 原鄉 故鄉
-
描述:狀。在「山歌」與客家優良傳統精神中,鍾理和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我手寫我土地,終於成為一位道道地地的「台灣作家」。 在戰後以「故鄉」為主題的一系列創作中,鍾理和深刻的刻劃出當時台灣的真正面目,沒有粉飾
-
客語生活學校國小學童客語使用及能力之分析
-
作者:胡愈寧
期号:第2期
来源:聯大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語生活學校 母語
-
描述:有91.0%,其次為客語5.9%,而老師於下課時間較常用普通話與學童溝通(87.6%),其次為客家話,用其他語言溝通的比例均小於1%。進一步檢定發現客語能力老師於下課時間用何種語言與學童講話跟學童的客語能力有顯著的相關性。
-
去梅州:做一次心灵SPA
-
作者:胡雯雯
期号:第34期
来源:南都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性:清晨在鸟叫声中自然醒来,在天然山泉泳池中游几圈:早餐是这里自产蔬果和客家小吃,饭后到道南庵喝茶听雨,放晴后再骑上自行车转悠一圈,顺便跟采茶的村民聊聊天…… 度假村里的开心农场 每到冬季,南迁的大雁会经过这儿。温暖湿润,有山有水的诱惑,总让它们舍不得离开,因此这里取名“雁鸣湖”。
-
他什么也没说
-
作者:骆以军
期号:第9期
来源:青年文摘·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黄春明便对国峻说:“国峻,我们去环岛旅行好不好?” 于是,在那个年代(还没有高速公路),一对父子,公路电影般的道路在眼前不断展开,父亲骑着野狼机车,儿子紧紧抱着他。他们在客家村落看猪农帮母猪接生,像
-
变迁记(节选)
-
作者:存朴
期号:第5期
来源:西部散文选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影。祠堂瓦檐高翘,封火砖墙,鹤立鸡群般立在二十多栋旧式客家民居中央。错落的屋子深处,有狭窄小巷,铺鹅卵石,光滑而阴凉。老人坐在门前石凳上,抽烟,闲聊,发呆。也有孩子。孩子是野的,屋里呆不住,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