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楼建筑的根在中原
-
作者:刘存有
期号:第10期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根 中原
-
描述:福建客家地区气势恢宏的土楼建筑,凝聚了客家人的心血和智慧,是中国文化一种纵观古今的结晶和缩影,是落后生产力和高度文明的混合。从土楼的形状,建构到材料的运用,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理念的融汇,土楼建筑作为一种载体,它传达出社会演变的信息,记录了历史车轮的辙痕。
-
潮州木雕工艺鉴赏:以中国客家博物馆藏潮州木雕隔扇为例
-
作者:陈靖云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工艺 木雕 潮州 中国 馆藏 客家 鉴赏 雕刻艺术
-
描述:木雕是用锋利的手工工具在木料上进行艺术创造的雕刻艺术,它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属“精细木工”,是以雕刻材料进行分类的著名“民间工艺”。中国木雕分布极广,由于各地民俗、文化、资源条件不一,工艺各有侧重,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流派。最为著名的“中国四大木雕”就有潮州木雕,可见其工艺之精湛。
-
也谈粤方言梗摄三四等韵文白异读的来由
-
作者:麦耘
期号:第4期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方言 客家方言 梗摄 文白异读
-
描述:关于粤方言中古梗摄三四等韵字的读音,有学者认为,白读来自客家方言,文读是粤方言原有读法。从粤方言大量的调查材料、以及相关文史资料等多方面证据来看,白读应为粤方言本有、文读层来自通语的影响,因此,客方言来源说并不正确。此外,在粤方言的边远地区,梗、曾摄合流比中心地区更快,也是有其社会原因的。
-
客家研究的省思
-
作者:龚鹏程
期号:第1期
来源:励耘学刊(语言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罗香林 义民精神 汉族 畲族
-
描述:汉族的"崇正论"也忽略了许多人类学的材料。近年台湾崛起的客家在地化论述,则为另一值得注意之发展。此说系受政治力量所影响,极力建构在台客家之集体认同:认同土地、认同义民精神、认同大家都拜三山国王。如此一来,客家将不复为客家了。本文对此说形成之社会脉络、论述内容均有评析,并指出了它的荒谬之处。
-
美浓人眼中的油纸伞
-
作者:暂无
期号:第8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油纸 客家传统 客家民俗 乡土 自然材料 传统工艺 制作 自然风光 造型
-
描述:美浓小镇位于台湾省高雄县的东北角,人口近6万,是个以客家人为主的聚居区。依山傍水的美浓小镇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人们常说美浓有三宝:油纸伞,烟叶和美浓窑,而其中颇具传统风华的美浓油纸伞,取材自乡土出产的自然材料,典雅的造型,精巧的做工,不难让人感受着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多
-
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南靖·客家土楼
-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国民族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福建土楼 客家土楼 南靖 布局合理 建筑材料 利用 木材
-
描述:福建土楼产生于宋朝时代,明、清时期逐渐成熟,一直延续至今,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福建土楼依山而建,布局合理,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土木、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兼顾、防御性强的特点、又极富有美感的
-
全用土建造的客家“土楼”
-
作者:张宇生
期号:第1期
来源:地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据史书记载,从西晋(约公元265~316年)时起,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汉族人大规模南迁来到闽、粤、赣和台湾等地,称"客家人"。由于他们居住的大都是偏僻山区,建筑材料匮乏,盗匪嘈杂,又加上惧怕当地人的攻击,"惟恨所居之不远,所藏之不密",不得不建造"抵御性"的营垒式住宅。
-
有一种美叫『土』
-
作者:吴君瑶
期号:第3期
来源:小学生天地(高年级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界文化遗产 建筑材料 土楼 游客 “土” 南靖
-
描述:游客,还有外地游客,更有不远万里慕名而来的外国朋友。土楼确实很“土”。它的建筑材料很土:只是黏土和沙土,
-
浅谈从建筑各要素分析西乡老街片区地域性表达手法
-
作者:张成龙 卞翔宇
期号:第2期
来源:建筑知识(学术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西乡老街 地域性 岭南建筑
-
描述:宝安区西乡街道地处珠江东岸,临近广州,从地域文化角度来讲属广府和客家文化交汇的区域(注:广府、客家、潮汕为广东三大民系),西乡境内黄麻布、九围古村硬片区内的王大中丞祠等历史古迹也印证这一特点。本文从适应地域环境、建筑材料、建筑色彩、装饰手法等方面研究西乡老街地域人文性的表达方式。
-
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读四川客家《广东小儿歌》有感
-
作者:严奇岩
期号:第4期
来源:教育史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小儿歌 启蒙教育 客家
-
描述:流传于四川成都东山地区客家儿童的清末启蒙教材《广东小儿歌》突出地反映客家启蒙教育的两大特点:注重用客家童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重视客家母语教育。《广东小儿歌》对于今天小学课程的设置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童谣是启蒙教育的好材料;乡土童谣是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重要媒介。[著者文摘]
上页
1
2
3
...
9
10
11
...
12
13
14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