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梅州日报>  随着“梅州旅游文化特色区”(含梅县松口在内的4个镇和大埔县

随着“梅州旅游文化特色区”(含梅县松口在内的4个镇和大埔县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30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10版:旅游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挂接】

【全文】

松口明清一条街

松口远眺

松口梅东桥

【景区建设】

谢小康/文邓伟君/图 

以客家历史为主题,打造古镇名品

松口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西晋(265-316),五代南汉乾和三年(945)始称松口镇,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松口无疑是历史上梅州客家地区最繁华的地方。这里曾是广东内河港第二大港口,建有29个码头,丰水期停泊船只达千艘。其中,“火船码头”规模最大,岸上的松江旅社也是当时梅州最大的一间旅店。这条临江古街(繁荣路)全长800米、店铺440间。直到20世纪40年代,松口港口、墟市建设已颇具规模,蜚声中外。于是乎,从南洋寄往松口的信件,信封上只须写“中国汕头松口”即可送达,由此便有“松口不认州”的由来。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水上交通地位的下降),松口镇今已日渐衰落,早已不见昔日繁荣昌盛的景象。时下,必须充分利用有利时机,重塑“不认州”的千年古镇品牌。要修复沿江古建筑(含骑楼、码头、明清一条街、松江旅馆等),要用修旧如旧的办法,重塑古镇沿江风貌。要用“复古”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营造“下南洋”情景,使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此外,可在下店一带恢复唐宋时期的集市情景,使其形成如杭州宋城一般的旅游景点,以彰显千年客家古镇雄风。

以传奇故事为主线,打造节点精品

在松口,最有传奇色彩的景点正好在梅江及松源河廊道两岸边。目前松口圩镇道路狭窄,而古镇开发要求尽量保存原生态的古街区,陆上交通的可进入性必然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可以用水上交通作为纽带把这几个节点串珠成链进行打造,向游客开放。甘露亭在松口镇西,因其为海运未通前外出步行的第一站,迎来送往者均在此品茗、谈叙,是松口古八景之一,松口著名山歌手刘三妹驳倒“山歌精”刁秀才的故事发生地,“自古山歌松口(从口)出”为所有客家人熟知。可在此处修建大型停车场,作为游客上游船前的第一站;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再现当年茶叙和刘三妹驳歌情景,也可结合现有甘露寺开展宗教活动。明末,传说李二何携太子到松口筑一简易行宫,对外称“书院”,就在今梅东桥头离火船码头不远处。院前有一桥,现叫“灯笼桥”,实为“登龙桥”。运用现有空间,可把其环境进行整治,努力恢复当年生活场景,也可以做“明皇文化”的展示,供游客参观。梅江南岸梅东桥头下行不远处有一传说故事“刘皇唤渡”,现地名为“留隍渡”,辟有一“居士林”,虽渡口已废,但江边古榕浓绿,美景犹在,借五代南汉时刘龚皇帝的传说加以演绎,做成一个集纪念、祭拜、休闲、购物、饮食为一体的旅游点。世德堂体量很大,是客家三堂四点金、三围城的半圆形围龙屋,结构独特,为三堂不见瓦的宫殿式建筑,保存相对完好,据说是李士淳为明朝皇太子朱慈良立帝的行宫。原已有一码头从松源河入梅江(约1里)。这里可以集中展示客家民俗风物,并通过陆路与下店唐宋一条街相衔接,以使游客全面观赏客家风物和体验民俗节庆等。其后楼(花园楼)可以辟为明末历史和皇宫文化展示区,并与周边的果园休闲体验区融为一体,使游客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元魁塔是所有“下南洋”客家人心目中的一种标杆,它既有风水上的意蕴,更有文化上的内涵,可以结合周边的地形做成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一种文化圣地和游客文化体验区。

以松口山歌为主体,打造文化极品

松口是名扬中外的山歌之乡,“自古山歌从(松)口出”被传为佳话,松口人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随口唱出优美动听的山歌。松口山歌由于曲调委婉,加上松口人的口音较为柔软,因而听起来柔润婉转,情意缠绵,故有“松口山歌最出名,又甜又软糯米羹”一说,有趣的是,在电影《刘三姐》里饰演“刘三姐”的演员黄婉秋,其祖居地就在松口。松口“刘三妹”是梅州特别是梅县家喻户晓的人物,借鉴“印象刘三姐”的模式,运用刘三妹与“山歌精”驳歌的故事演绎一出大型歌舞,打造客家文化盛宴,足以吸引四方游客。也可以在每个码头演绎客家山歌对唱情景,还可以在每个旅游节点开展自发性的山歌对唱活动,以营造“山歌艺术之乡”的氛围。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