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惠州日报>  7旬翁甘当义务文物普查员叶伟生退休后遍寻惠阳古遗迹,拟出书

7旬翁甘当义务文物普查员叶伟生退休后遍寻惠阳古遗迹,拟出书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2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B2版:惠州新闻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挂接】

【全文】

叶伟生在查找资料。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叶伟生在查找资料。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叶伟生(右)在围屋了解情况。

叶伟生(右)在围屋了解情况。

惠阳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阶段现已接近尾声,普查人员共实地调查了文物遗址94处,新发现了80处。惠阳区文广新局局长叶茂庭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一位老人的辛勤付出分不开。这位老人叫叶伟生今年72岁了,是普查队里最年长的队员,而且是义务参加普查活动的。

自愿申请参加普查活动,不拿任何报酬

两天前,记者见到叶伟生老人时,他正穿梭于惠阳淡水的老街小巷,寻找那些有价值的历史遗迹。他骑着一辆电动自行车,手拿一部自己买的“傻瓜”相机,一条条街道搜寻,一户户居民走访。烈日炙烤、汗流浃背,老人对此全然不顾。

惠阳区文广新局工作人员介绍说,叶伟生自愿申请参加普查活动,而且是没拿报酬的义务普查员。自今年5月份开始田野调查以来,他风雨无阻,几乎每天都在田间地头跑。

叶伟生很慈祥、待人和蔼,队员们都亲切地叫他叶老。由于他对各地情况熟悉、文史知识丰富,自然成了普查队的向导和顾问。每到一处,他都耐心地向同行的普查队员讲授相关文物知识,带着大家走访当地群众、寻找知情人。

用柴刀砍断拦路荆棘给队员开路

叶伟生对文物普查的执着在普查队里是出了名的。惠阳区文广新局参与文物普查的工作人员说,叶伟生老人对文物普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不管再累再辛苦他都不怕,而且每一个点都要反复调查,不放过任何一个疑问。

7月7日,普查队来到惠阳经济开发区进行调查。上午,大家冒着酷暑,翻山越岭调查完了两处清代古墓葬,已经感到十分疲惫。下午调查仙山遗址需要叶伟生老人做向导。由于该文物点位于象岭村仙山山顶,队员们担心叶伟生老人劳累过度吃不消,纷纷表示明天再去。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带头就往山上赶去。山上灌木丛生、荆棘密布,根本找不着路。看到年轻队员手足无措的神情,叶伟生两手叉腰微笑着说:“5年前我到过这里,比较熟悉,今天就让我给你们开路吧。”话音刚落,只见他掏出自带的柴刀,一边砍断拦路荆棘,一边猫腰钻进灌木树丛中。爬到山顶时,大家的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不过终于顺利按计划完成了拍照、测量、绘图等调查工作。

7月22日,普查队到沙田镇调查。为了核实有关陈鞠旅的历史资料,叶伟生把《陈氏族谱》借回家,当晚连夜查阅该族谱资料,直到凌晨4时。第二天的走访调查中,他又再三坚持终于找到了89岁的知情人黄阿婆,了解到陈鞠旅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了便于野外调查,叶伟生还特意从市区搬回位于惠阳经济开发区象岭村的老家居住。老家距惠阳区文广新局有10多公里,叶伟生每天一大早就骑着电动自行车赶到该局,然后再和其他队员一起出发。

天天骑着车带上相机走村串巷

采访中记者得知,叶伟生对客家文史调查产生兴趣并不是从这次普查开始的,他已经痴迷有10多年了。1995年他就开始走千家访万户调查。1999年退休后的他,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方面,他每月的退休金也花费在复印资料、冲洗照片上。

叶伟生是惠阳秋长人,自小就在家乡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中长大。1999年,他退休后出于对客家文化的热爱,开始自费进行客家文史资料的搜集、调查。他特意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和一部傻瓜相机,每天骑着电动自行车,带着相机走村串巷,天天找人采访、查找资料。14年下来,他几乎走遍了惠阳每一处老围屋和革命历史遗迹,编写了4大本10余万字的调查资料,每一个建筑、每一处遗迹的来源、特点和价值都记得清清楚楚,图文并茂,非常详细。

记者在叶伟生的卧室看见,除了一张床占据了部分空间,其余桌上、地上都是文史书籍,有手抄的、有剪摘的,案头上放着厚厚的一本中国人名大辞典以及一些姓氏族谱。“没有这些书,我的工作就无法开展了。至今我已搜集了20种姓氏的族谱。”叶伟生说。

受聘为市博物馆客家文史顾问

10余年的积累,叶伟生对于家乡的历史文化了解越来越多。掌握了大量原始资料后,他就开始进行整理,撰写成稿,向读者介绍。《客家缘》、《惠州客家》、《惠阳文史资料》等刊物就刊载了他不少文章,许多已经在人们记忆中淡忘了的历史,都通过他的努力重新被人们所发现和认识。一本数十万字的《客家风华 秋长史话》初稿已成,计划今年底或明年初出版。

如今,叶伟生受聘为市博物馆的客家文史顾问,还担任了市客家文化研究会的理事。叶伟生说,接下来他还有一个计划,就是想把自己调查到的东西整理出来编印成书,按“建筑文化”、“红色文化”、“华侨文化”、“庙堂文化”等几个方面,分门别类进行总结梳理,系统展示家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后人留下更多宝贵的历史资料。

本报记者罗孝宗 黄秀霞 通讯员温石雨

对话叶伟生

把后半生献给惠州客家文史研究

记者(以下简称记):进行文史研究,是一个既辛苦又难出成果的活,有时候可能为了求证一个字眼都要花很多工夫。你既没单位赞助,年纪也大了,干嘛还要找这个苦吃?

叶伟生(以下简称叶):我从小感受着客家文化长大,觉着家乡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也很有特色。长大后从了军,后来也没机会进行文史研究工作,但内心总觉得自己还了解得太少,放不下那份牵挂。

记:通过这么多年的调查,你怎么评价目前我市在地方历史文化挖掘和保护方面的现状,还有哪些不足?

叶:经过这么久的调查了解,我发现惠州的历史文化底蕴确实很深厚,但可惜的是大多数还不为人们所熟知,有的已经灰飞烟灭了,有的即将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有时候,我去问一些村民关于当地的一些历史,很多年纪较小的人都不知道。在本地长大,不了解本地的历史,我觉得不应该。还有一些人根本不重视历史,认识不到那些东西的价值和意义,我更觉得痛心。

记:那你认为该怎么做?

叶:我想,首先是要充分挖掘整理,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了解。我想,自己的后半生应该就献给这个理想了。此外,还要有更多的宣传,让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些东西的重要,才能保护和利用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罗孝宗 黄秀霞)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