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惠州日报>  客家山歌面临传承危险《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作者、著名音

客家山歌面临传承危险《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作者、著名音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27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B8版:文娱新闻

【入库时间】20111230

【全文挂接】

【全文】

我国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本报记者 温 舒 摄

我国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本报记者 温 舒 摄

《客家意象》是陈小奇用两年时间完成的鸿篇巨制,倾注了大量心血。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采集

《客家意象》是陈小奇用两年时间完成的鸿篇巨制,倾注了大量心血。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采集

李玲玉、杨钰莹、毛宁等都演唱过陈小奇创作过的歌曲。

李玲玉、杨钰莹、毛宁等都演唱过陈小奇创作过的歌曲。

《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为我们今天喝彩》、《跨越巅峰》、《高原红》等等,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深受人们喜爱,并广为传唱。近日,这些歌曲的作者、著名音乐家陈小奇来到我市担任市首届流行歌手大赛总决赛评委,并接受了惠州日报记者专访。

人物简介

陈小奇,男,1954年5月出生于广东普宁赤岗镇陈厝寨村,成长于梅州平远。我国著名词曲作家,著名音乐制作人及电视剧制片人。现任中国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学会主席、广东音乐文学学会主席。陈小奇于1983年开始歌曲创作,有近2000首作品问世,约200首作品获奖。代表作品有:《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白云深处》、《我不想说》、《敦煌梦》、《为我们今天喝彩》、《跨越巅峰》、《拥抱明天》、《大浪淘沙》、《灞桥柳》、《烟花三月》、《高原红》及太阳神企业形象歌曲《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等。

【关于客家音乐】

客家音乐要成为城市音乐一部分

大型客家民系风情歌舞 《客家意象》是陈小奇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打造的,全剧共约90分钟,通过《序幕·南迁》、《第一板块·家园》、《第二板块·情爱》、《第三板块·祈福》、《第四板块·歌会》及《尾声·天籁》全面地展示客家人丰富的世俗生活、情感生活、精神生活及文化生活。全剧以经过现代包装的客家经典传统山歌为主线,辅以大型舞蹈及壮观、优美的舞美设置,给观众提供一次丰富多彩的视听震撼及无与伦比的民俗风情文化体验。

目前,《客家意象》已经在广州、惠州、东莞、深圳、中山等客家人聚集的城市进行巡演,并逢每周六在梅州亮胜客家艺术中心定点演出,获得了广泛赞誉。作为总制作人、总编剧、总导演,陈小奇对于如何传承和发展客家音乐有自己的看法。“客家山歌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是农业社会的意识形态,现在农村人不唱了,很多农村人变成城市人。客家山歌的传承,相当危险,我们在梅州,想找年轻的能唱客家山歌的,根本唱不出客家山歌的韵味。客家山歌要传承下去,必须成为城市音乐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极大的课题。”陈小奇说:“解放后,很多城市都成立山歌剧团,客家地区音乐人也在做客家音乐,但走的路子,不是与时尚结合,而是在原来基础上加以改编。要解决客家山歌时尚化的要求,必须和最时尚的音乐形式结合起来,就是要和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客家山歌的境遇不仅是客家山歌问题,而是所有的传统文化艺术面临的问题。最近,首届客家流行音乐金曲榜颁奖盛典在梅州举行,对于客家音乐的发展、传承、探索,我当时提出两个方向,第一是用客家方言演唱,将客家山歌作为方言文化传承,这次颁奖大部分是这类作品。第二种作品用客家音乐元素创作的普通话歌曲,这次颁奖活动这样的作品不多,明年要加强,用普通话推广客家山歌,效果更好一些,毕竟客家人市场不是很大,要让非客家人也能喜欢客家山歌。”

客家音乐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优秀客家音乐作品来推动。陈小奇认为,客家地区大部分都是贫穷地区,经济不发达,音乐的发展受此限制,让这种音乐很快为人们接受,并不容易,这个过程会很漫长,客家音乐制作人、创作者如果在这方面做得好,时间会短些,但要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客家意象》是陈小奇用两年时间完成的鸿篇巨制,倾注了大量心血,他说:“我一直都比较关注客家音乐,我是半个客家人,我在梅州读书和工作13年,对客家文化艺术很了解,《客家意象》里面有接近20首都是传统山歌,并进行了全新改编,有些实在找不到的,就由我自己创作。”目前,《客家意象》被媒体与《印象刘三姐》、《云南映象》并称为“三象”,这三部大型歌舞作品又有何不同呢?陈小奇表示,《印象刘三姐》重在视觉艺术,《云南映象》重在舞蹈编排,而《客家意象》从两、三千首山歌中选出近20首歌曲,音乐元素可追溯到上千年的客家音乐,并用了他几十年的流行音乐理念来打造,所以《客家意象》重在音乐和歌曲上。

【关于流行歌曲】

《涛声依旧》是他第三首独立完成词曲的流行歌曲

陈小奇被称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就开始了流行音乐创作,因为喜爱文学,他对歌词情有独钟,那个时候他已经在歌词领域声名远播,他创作的《敦煌梦》将古典诗词引入流行歌曲创作,令人耳目一新,广受好评,由他填词、李玲玉演唱的《牧野情歌》1990年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因为在词创作的巨大成就,1986年,《现代人报》主办的“陈小奇词作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我国第一次为词作举行研讨会,会上嘉宾云集,成为一段乐坛佳话。

但当时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让陈小奇不得不决定自己谱曲。“很多曲作者觉得词很好写,就自己写歌词,把我的活给做了,我没事做了,只能自己也写词谱曲。”陈小奇说。可他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创作教育,他能够胜任吗?“我读中学、在工厂上班的时候,就喜欢乐器,笛子、手风琴、小提琴,各种乐器我都很喜欢,还担任过乐器队队长。到了大学我加入民乐团,又担任民乐队队长,我的生活里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音乐。”陈小奇说自己已经给很多曲作者填词,当时都是先有曲,后填词,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自己对谱曲已经不陌生,所以动笔谱曲也没有什么难度。

“这么多年,我倒是觉得曲比词要好写,写一首好词很难,但要写一首旋律优美的好歌难度不大。”陈小奇的自信很快就表现在了他的音乐成就上。1990年,他创作的《涛声依旧》由毛宁演唱后,迅速在广东走红,当这首歌出现在199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后,更是广为传唱,成为一首经典华语歌曲,陈小奇更是凭借这首歌曲,获奖无数。而这首歌仅仅是他开始谱曲后自己独立完成的第三首歌。在上世纪90年代,他创作了太多家喻户晓的歌曲,如 《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为我们今天喝彩》等等,不少歌手也因为演唱他的作品而一夜走红,陈小奇说喜欢为没有名气的歌手写歌,等他们一曲成名后,他会更有成就感。

“秦时月 汉时关,驼铃声摇醒古敦煌。祁连雪 玉门霜,梦里的飞天在何方?……”这是陈小奇《敦煌梦》的一段歌词,一直以来,陈小奇在流行音乐创作上将“古典诗词的意境、现代诗歌的技巧、流行音乐的感觉”融为一炉,给整个中国流行音乐带来一股清风,影响至今。陈小奇说,上世纪80年代,中国流行乐坛作者寥寥无几,很多人对流行音乐并不看好,认为低俗,流行音乐甚至被妖魔化了。而他认为流行音乐其实就是一种音乐形式,看你怎么去写。为了改变世俗对流行音乐的看法,他在歌词创作上特别重视歌曲的流行性、艺术性和文学性。上世纪80年代初,他创作的《敦煌梦》问世后,很多大学教授打电话给他赞赏这首歌词,也说明了流行音乐这一载体,具有广泛的创作空间,通俗、高雅兼容,每一种风格的流行音乐作品都有它的社会需求。

时下,网络歌曲非常火爆,很多人批评这些歌曲艺术性不强。对此,陈小奇认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艺术需求,有文化层次高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网络歌曲是原生态的城市音乐,它满足了大量普通城市人群的精神需求,所以才会有市场,而且市场很大,从下载的彩铃量上看,这些网络歌曲一直一马当先。而且随着网络歌曲的发展,会吸引更多音乐人才加入其中,自然会提升网络歌曲的创作水平和艺术水准。本报记者 温 舒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