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职校的表演作品《透亮的清泉》摘得全国比赛桂冠、《钟点工》
【版次】第12版:娱乐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挂接】
【全文】
坐姿训练。(李志辉摄)
●本报记者刘军刘世锦
通讯员罗春平古丽雅
随着8月12日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日渐临近,市职业技术学校一批志愿者已经陆续奔赴赛场提供志愿服务,志愿者中有20多名“客家才女班”学员,她们将在大运赛场这个世界舞台上展示新时代客家女子的崭新面貌。举办“客家才女班”、彰显新时代客家女性美丽才华是市职校打响“客家牌”、提升梅州职业教育影响力的一个缩影。
突出客字,营造特色校园文化
八年前,市职校开办之时的现实情况是只有15名教师、40多名学生和一些简陋的教学设备设施;八年后,市职校占地总面积超过300亩,教职工300多名,在校生超过1.2万人,拥有总价值5000多万的6000多台(套)先进实训设备设施,培养出来的专业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走上社会广受好评。市职校领导告诉记者,在历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硬件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发展的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特别注重打响“客家牌”,组织成立了学生艺术团,聘请一批艺术名家担任艺术顾问,创作、编排了一批独具客家特色的文艺节目,代表学校对外开展文化交流和比赛,在全省各大职校中打响客家品牌;成功举办了两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比赛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构建和谐文化氛围,营造特色校园文化。
优中选优,打响客家才女品牌
在推动“绿色的经济崛起”的征途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力打造“客家旅游特色区”的目标,市职校敏感地意识到——客家旅游特色区的建设需要大量能够彰显客家特色的高素质旅游商务人才,于是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专门组织举办“客家才女班”,首期招收30名学员进行培养。据了解,首期“客家才女班”采取“海选”的方法选拔优秀学员,从符合条件的300多名报名学生中筛选出60名候选人,然后经过笔试、复试最后确定30名入选学员,“客家才女”培训班不仅对学员进行琴棋书画、客家山歌、舞蹈、礼仪、茶艺等技能的培训,更着力于“客家才女”内在素养的全面提升。首期“客家才女班”的学生经过竞争上岗大部分成为深圳大运会志愿服务者。据钟校长介绍,在首期“客家才女班”试点的基础上,市职校将开办“客家才子班”,通过挖掘优秀学生、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来校授课等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员素质,力争将“客家才女班”、“客家才子班”打造成为彰显客家旅游特色品牌的一支生力军,为梅州旅游事业的发展增添新鲜活力。
特色办学,收获累累硕果
市职校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表演的作品——《透亮的清泉》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职业礼仪”表演比赛一等奖;《钟点工》代表梅州参加广东省中职学校“明理、立志、勤学、成才”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总结交流会文艺展演博得满堂喝彩荣获省一等奖……得益于良好的校园文化,市职校学生的作品屡屡在省级以上比赛中斩获大奖。翻开市职校的荣誉录,一项项沉甸甸的荣誉呈现在记者眼前:全国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央财政扶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广东省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省安全文明校园、省巾帼文明岗、教师14人次获国家级荣誉、学生荣获省级以上奖项65人次……据了解,市职校在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加大硬件环境建设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学校内涵建设,始终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凸显办学特色,走特色立校、专业强校的办学之路,加强学生的人性化德育教育,促成良好的学风、校风,教育教学质量走在全省前列,收获了累累硕果,成为粤东乃至全省职业教育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