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梅州日报>  无可比拟的文化地位、尽心尽责的文化自觉使梅州在众多客家地区

无可比拟的文化地位、尽心尽责的文化自觉使梅州在众多客家地区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2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2版:梅州新闻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挂接】

【全文】

凭借着无可比拟的文化地位、尽心尽责的文化自觉,梅州在众多客家地区脱颖而出,成功获批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梅州是独一无二的!在全世界客家人共同的精神家园“世界客都”梅州设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可预见的传承发展前景,更是众望所归!

 文化地位无可比拟

梅州是“客家人的繁荣地”,在客家民系的数次迁徙中,客家文化在这里定型和发扬开来。这里是客家民俗文化保存最完好、非物质文化项目最多、文化传承最持久的地方,也是客家方言最纯正、我国唯一全境使用客家话的区域,在全球客属地区中拥有较为坚实的中心地位,被全球客家人认同为精神家园的“世界客都”!

梅州客家文化集中传承了元明清以来的客家文化,维系并延续着繁衍千年的客家文化的完整生态链和文化传统,早在1994年1月,梅州便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原生态客家文化资源。据统计,梅州有上万座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世界上民居建筑奇葩、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客家围龙屋;有6处国家级、21处省级、37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个国家级、13个省级、35个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个国家级、7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181处文物保护单位和51个自然保护区。非遗项目之多、规格之高,文化、自然遗产之完整、之密集、之原生态是其他任何客家地区都无法比拟的。

客家文化的维系媒介依赖共同的语言与习俗,梅州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全球客家人公认的纯正客家话是以梅县话为标准音的。梅州客家话保存着大量唐宋时期的“中州古音”,被语言学家称为中国古汉语“活化石”,是海内外广播电台、电视台客家话节目使用的标准话,也是专家、学者研究汉语言发展史的重要对象之一,更是维系世界客家人的重要“情感脐带”!

 文化为“媒”促进统一

梅州作为世界客家人的最集中聚居地,已经成为客家文化从山区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是客家文化向外传播的核心区,在沟通海内外客家人的情感,开展两岸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交流,维护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及无可替代的作用。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球客家人总数为6000多万人,分布在我国国内15个省、市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在梅州境内1.58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拥有人口500万,是全球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梅州客家人是向外扩散的主要力量,现居国内其他省份和海外的客家人多来自梅州的输出。梅州旅外侨胞336万多人,约占全国侨胞总数的十分之一,而赣州只有20多万旅外侨胞、闽西也只有100万旅外侨胞。

另外,目前在台湾的客家人达460万,约占台湾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一直是台湾各政治团体所争取的重要力量。粤东是台湾客家人的原乡,尤其是梅州更是典型。我市客家文化与台湾客家文化有着牢固的连续性,虽经数百年,但两地客家无论是在方言上、民居建筑文化符号上,还是在民间信仰、生活习性、民情风俗上,均具有惊人的同质性,客家文化是两岸同胞不可分割的文化见证和纽带。两岸客家人同源、同根、同祖,而且联系密切,在梅州设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自觉”尽心尽责

梅州是文化之乡,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虽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将文化作为“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以一种尽心尽责的“文化自觉”,不遗余力地保护着独特的客家文化遗产,致力提升梅州作为“世界客都”的文化软实力。

多年来,我市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工作,通过不懈努力,在保护原生态客家文化资源和传承客家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成立了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先后在中国客家博物馆等地设立了15个客家非物质文化综合展示点,建设了“非遗”资料档案室和“非遗”网站,编辑出版了“非遗”丛书,收集了大量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资料。在客家文化的传承方面,创作排演了山歌剧《等郎妹》、《山魂》,广东汉剧《尘埃落定》,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等一大批传承客家山歌、汉乐、汉剧的艺术精品;建成了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东山教育基地等一批客家文化基础设施;并通过举办两年一届的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启动“客家山歌手培养战略工程”和“客家山歌创作战略工程”等措施,积极培养山歌大师和山歌新秀。

正是凭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无可替代的文化地位,强而有力的“文化自觉”,梅州才水到渠成,不负众望地成功获批为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李莹李锦让)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