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香港文汇报>  歷史與空間:珍視香港的客家文化

歷史與空間:珍視香港的客家文化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51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09版(副刊)

【入库时间】20110501

【全文挂接】

【全文】

近日看到新聞,和香港一關之隔的深圳,正在開發傳統村落,並準備對深圳市25個傳統村落以及10個傳統公共設施進行綜合規劃,藉以介紹昔日的深圳,以更改之前人們對深圳無文化的印象。這些傳統村落被劃分為「抗日建築文化;客家屋圍文化、宗族文化、佛教信仰文化;中心區域村落;大鵬政治、佛教文化核心區域村落;濱海特色村落;山地村落」等八大類。

讀者注意,這些村落類型中,說到客家圍村文化和宗族文化,香港可比深圳的資源要豐富太多。

我們先來看看甚麼是「客家」,以及客家的歷史是怎樣的。

百科全書上說:「客家,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佈範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之一。一般認為,客家民系是少數南遷漢族人在唐末至明中葉聚集於閩、粵、贛連結地區,經過與當地人口居多數的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具有有別於漢族其他民系的獨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個漢族民系。其文化的主要特徵表現出繼承中原漢族文化的特色,所以應肯定為漢族的一個支系。但是這支民系不是純漢族血統,其文化也不是純中原漢文化,所以作為一個群體,其成員就應該包含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徵的不同民族的成員。因此,「客家」的說法是作為一個漢族民系的稱謂,並非是一個種族的概念,而是文化的概念。」為甚麼人口眾多的漢族裡會出現一支「客家人」呢?這和中國歷史上因為戰爭等原因出現的人口遷徙有關。

有學者統計,因戰亂不安,中原地區人口有過五次向南大遷移。第一次大概在東晉永嘉年間。五胡亂華,漢族王朝的國都由洛陽遷往南京,中原一帶胡騎縱橫,大批貴族名流及平民百姓紛紛往江南遷移。為了避難,客家祖先也紛紛南遷,渡過黃河,到達湖北安徽、河南南部,及江西一帶。第二次大遷徙在唐末,因為「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黃巢之亂,中原漢族又往南遷移到安徽南部、江西東南部、福建西部與南部、廣東東部東北邊界等地區。

第三次大遷移,就是對香港的客家文化影響最重要的,發生在宋代。先是北宋亡於金,都城從河南開封遷到浙江杭州,後是南宋亡於蒙古,當時居住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的客家人也隨著遷移到廣東東部和北部,並擁護宋朝王室。

第四次遷移在明末清初到乾嘉之際。第五大遷移,在清乾嘉以後,因受太平天國的影響,由廣東中部的新興、台山等地遷到廣東西部的高、雷、欽、廉各州,遠的到海南島。

客家人有編修族譜的傳統,追本溯源,可以發現客家人源於漢族,是住在中國北方的居民。在中原人口的五次南遷中,根據族譜和史冊,客家人主要是靖康之變後遷居到南方的中原人,與當地的越族通婚,後代繼承了父輩的姓氏和儒家文化,也繼承了百越的風俗,所以客家話具有宋代漢語及百越語的特點。

而客家的「客」字怎麼來的呢?在五胡亂華、中原人民輾轉南遷的時候,有「給客制度」。《南齊書.州郡志》記載:「南兗州,鎮廣陵。時百姓遭難,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元帝大興四年,詔以流民失籍,使條民上有司,為給客制度。」客家的「客」字,就是沿襲晉元帝詔書中的「客」字所定的。其後到了唐宋,政府簿籍,乃有「客戶」的專稱。而客家一詞,則為民間的通稱,宋朝製作戶籍時,當時將自古以來即居住在該地的土著稱為「主」,以後從外地遷來的即稱作「客」。客家一詞於此誕生。

香港新界的五大族—鄧氏,侯氏,彭氏,廖氏,文氏—都和客家的這些歷史淵源有關係。

鄧氏祖先鄧漢黻,從江西移居香港的時間大約是北宋宋太祖(973 年);侯氏祖先侯五郎,在北宋末年(1127 年)從廣東番禺南來;彭氏祖先彭桂廖是南宋光宗時期(1190—1194)遷移到香港的;仲氏祖先仲傑原本是甘肅隴西人,在元至正十年(1350 年)來到新界;文氏原籍江西,於明朝永樂年間(1444 年)在新界定居。

以鄧氏而言,從江西南下後輾轉定居於今天錦田一帶的肥沃平原,是香港發展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錦田古稱岑田,為一大盆地,三面環山,佔地廣闊,土地肥沃。後來家族繁衍,鄧氏其中一房於十二世紀時在屏山定居,諸多建築先後興建,不少至今依然屹立。

這些具有移民生活特點的歷史建築中,就有上文深圳所提到的圍村。香港的圍村多在新界,集中於元朗(包括屏山、廈村、十八鄉及新田等)、錦田(包括錦田及八鄉)、粉嶺上水(包括大埔、粉嶺、上水、沙頭角及打鼓嶺等)及沿海谷地(包括沙田、荃灣及屯門)。住在村落裡的多是一個家族。明朝時沿海寇患頻繁,居民為求自保,於房屋周圍建矮石牆,用以抗盜。清朝初年,厲行「遷海令」,人民內遷,沿海空虛,康熙八年(1669年)後,居民獲准遷回舊地,於重建家園時,在四周加建高牆,更有挖掘護河,安裝鐵閘門,藉以自保,此等築有高牆圍繞的村莊,是為今日香港新界地區的「圍村」。乾隆嘉慶期間,客籍居民遷居新界日多,多在原居民毗鄰建立新村定居,由於語言、風俗不同而互生磨擦,加以土地分配利益,部分受到原居民的侵迫,遂仿原地圍龍屋型制,建造「圍屋」,聚族而居,用以防衛自保。

這些圍村中,著名的有錦田吉慶圍、沙田曾大屋、上水圍、粉嶺圍,以及黃大仙的衙前圍。香港的其它圍村還有:沙田大圍村、田心圍、三棟屋、上璋圍、龍躍頭五圍。

香港政府對這些圍村也曾採取過文物保護措施,但始終敵不過香港的城市發展。以三棟屋為例,就經歷了保護、拆除、重建的曲折過程,而且據學者說重建時的建築材料,例如瓦片,都是在內地燒製的。今天它作為一座客家文化的博物館,向市民展示了過去客家人的生活,以及他們在香港是怎樣努力地勞作。這樣的古建築,在高度商業化的香港,其實就是一種不錯的教育方式,讓人們去了解這座城市的過去。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