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客家人的“四重四轻”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初探
【版次】第二版
【入库时间】20110308
【全文挂接】
【全文】
客家文化具有“重学习、轻愚昧,重信义、轻虚伪,重孝悌、轻权贵,重名节、轻功利”道德价值观念。新形势下传承并弘扬这一道德价值观念,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我市以客家人的“四重四轻”促进干部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弘
扬求真务实精神、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争当勤政廉洁的表率,为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和组织保障。一、以重学习轻愚昧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新时期,我们以客家人“重学习、轻愚昧”强化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一是搭建平台。积极搭建理论中心组、党小组、读书班、培训班学习平台,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古田会议纪念馆等廉政基地接受教育。二是拓展载体。多措并举打造学习型机关,全方位、全过程促进干部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的提高。三是创新渠道。组织市委党校和讲师团编写党性党风党纪“三项教育”讲课提纲,使教材内容更具针对性、现实性、时代性,提高教育效果。
二、以重信义轻虚伪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充分利用客家人“重信义,轻虚伪”的特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一是深入基层帮扶解困。近年来,我市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帮扶贫困地区、困难较多企业和矛盾较多单位;坚持调查研究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社情民意,解决民生问题;坚持接访、下访制度,把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谈心说事”制度,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开展效能督查。据统计,2000年―2009年,我市共受理投诉1.3万件,办结率100%;给予效能告诫902人次,移送党政纪立案62件、98人,辞退49人。
三、以重孝悌轻权贵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利用客家人重孝悌、轻权贵的美德,调动各种教育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一是开展巡查。根据中央巡视工作条例和龙岩的实际,2008年10月开始,分期分批对市直单位处级领导干部进行廉洁从政巡查,紧紧围绕“学廉、述廉、测廉、谈廉、询廉、评廉”六个步骤,对领导干部落实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权力运行情况进行巡查、监督,确保党员领导干部依法用权,规范用权,秉公用权,有限用权。二是规范行政权力。紧紧围绕行政权力的行使,从人、财、物、事管理等容易滋生腐败的重要权力部位入手,认真查找深入分析权力运行中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特点和规律,切实突出制度建设在规范权力运行中的核心作用,做到权力运行到哪,制度建设的触角就延伸到哪。同时,建立了“五项制度”,即权力动态监督制度、巡查监督制度、评议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听证制度。
四、以重名节轻功利鼓励争当勤政廉洁的表率
客家人视个人名节比钱财更为重要。新时期为了使党员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根据客家人“重名节、轻功利”的价值标准,我们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的同时,着力发挥案件查处的治本功能,深入分析案件背景、原因和典型性,通过个案“一角”揭开“冰山”全貌,使党员领导干部为保名节放弃过分追名逐利,增强拒腐防变观念,争当勤政廉洁的表率,并力求达到查处一起案件、完善一套制度、教育一批干部、规范一个行业。
作风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综合修养,推进作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客家文化传统具有通过家教、族规等弘扬儒家仁善之德,用高尚的道德规范、道德准则和道德理念去感化教育人,形成良好的民风,达到以“美”抑“丑”,用“善”惩“恶”的目的,为我们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作者系中共龙岩市纪委副书记)
□杨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