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梅州日报>  客家童谣代代唱诵 ——梅江区实验幼儿园开展“渗透教育”侧记

客家童谣代代唱诵 ——梅江区实验幼儿园开展“渗透教育”侧记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63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8版:桃李芬芳·康健园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挂接】

【全文】

图①竹板一响喜洋洋;

图②草坪场上唱山歌。

[第二课堂]

本报记者罗渊宜

启蒙“客家意象”

前些日子,梅州城区风寒雨冷。省一级幼儿园——梅江区实验幼儿园四楼音乐表演大厅却山歌飞扬,温暖如春……这里正举行“客家山歌、客家童谣在节日活动中渗透教育”的结题汇报演出——大班“梅花队”与“柚香队”山歌擂台赛。

一群身着客家服装的“小阿哥”、“小阿妹”,在客家山水的背景下唱出整齐的一溜长声山歌号子,拉开了结题汇报演出擂台赛的序幕。接着,两队小朋友用三年学得的客家山歌表演了《排排坐,唱山歌》、《竹板歌》、《山歌好比家乡水》、《赞梅州》等幼儿园老师自编自导的山歌对唱、表演唱节目,博得前来观摩的市艺术学校幼师班的学生和全区幼儿教师的阵阵掌声……

接着,“小阿哥”、“小阿妹”们各自手持自制的客家竹笠、蓑衣、竹篮、鱼篓、簸箕等十多种生活、生产用具,和着悠扬的客家山歌节拍,踏着不太标准的“猫步”,演绎“新时代小客家”时尚——“童趣小小客家时装秀”。一时间,欢呼声和掌声接连不断……

不一会,太阳出来了,整个幼儿园投射着暖融融的阳光。在一楼绿色草坪上,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背诵、表演了具有客家特色的客家童谣、客家游戏……再现了一群活泼、无忧、快乐的乡村孩子游戏、玩耍的真实场景。

小朋友那每一场生动的表演无不传达出客家后代热爱客家山歌、传承客家文化的自信;表现了在梅州小朋友幼小的心灵中萌芽的“客家意象”;同时,在学唱山歌课题教学中,使小朋友从小就了解到客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生产用具,接受了讲文明、讲礼貌、热爱家乡、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以及客家节日文化教育。

 课题成果丰硕

近年来,客家山歌出现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衰退现象。2005年年末,梅江区实验幼儿园与全省学前幼教专家们商议选取“十一五”立项课题事宜,经过半年多的慎重考虑,在几十个课题中选取了具有特色的《客家山歌、客家童谣在节日活动中渗透教育的课程研究》课题,申报省立项并批准为“十一五”研究课题。该课题成为全省和全国唯一的以客家山歌为题材的幼儿教研课题。

2006年10月28日,客家山歌传承人汤明哲及各界代表100多人在四楼音乐厅举行了开题仪式。

三年多来,该幼儿园本着“传承客家悠久文化,弘扬客家人文精神”的课题宗旨,全园上下,围绕一个目标,共同耕耘——聘请专家、编写教材、谱写山歌词曲、制作道具、设计课件、布设环境、搞公开课,内外结合、园家结合……整个园舍和教室充满客家文化氛围。

三年的辛勤耕耘,换来的是丰收的硕果——王玉燕老师体验活动《香巴拉庆祝会》、张丽萍老师组织的社会活动《我们都来关心新闻》荣获2006年度省幼儿园优秀课例二等奖;陈瑜园长撰写的论文《客家民间艺术综合教育之我见》以及刘媚副园长、林安玲、梁颖波老师撰写的论文被评为市优秀论文一、二等奖;立项课题在省学前教育协会“十一五”课题经交活动展示会上作经验介绍;曾冬梅老师组织的环保主题《森林不见了》荣获2007年度省优秀课例优秀奖,林会媛老师组织的《山歌渗透端午节》荣获2007年度省优秀课例优秀奖,李贞珠老师、曾冬梅老师组织的客家山歌半日活动《感恩妈妈》荣获2008年度省课例优秀奖,并荣获该活动观摩评比最高分被评为一等奖;刘媚副园长撰写的论文《传承客家童谣,弘扬本土文化》荣获省论文优秀奖……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