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香港文汇报>  [2005-11-10] 弘揚客家精神 促進經濟合作

[2005-11-10] 弘揚客家精神 促進經濟合作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9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06版(評論)

【入库时间】20110501

【全文挂接】

【全文】

客家人向來愛國愛鄉,團結友愛,吃苦耐勞,勤儉創業,熱情好客,好學上進,堅忍不拔,開拓進取。到目前,香港客家人口約有125萬之多,是香港社會不容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

客家人具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客家精神,源遠流長,世代相傳。正是有了這種精神,在漫長歷史進程中,客家人不屈不撓,輾轉遷移,求得了生存、繁衍和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為中華民族的繁榮和發展寫下了光輝篇章。

客家人定居香港歷史悠久

客家人在香港定居開墾的歷史已經很久,三百多年前,香港就出現了許多客家村莊。九龍、新界一帶有不少原居民是客家人。在香港島,客家人也很早開始定居。從香港開埠之後,又有客家人不斷移入,尤其是辛亥革命以後,香港政治相對比較穩定,經濟呈現蓬勃發展勢頭,因此粵東客家人來港謀生者與日俱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又有包括客家人在內的大批歸僑從海外來到香港謀求發展。

客家人在香港留下的足跡卻隨處可見。例如銅鑼灣天后廟,即是建於約十八世紀初,由原籍廣東客家的戴氏家族興建。位於數碼港旁邊的鋼線灣村,早於1870年已有客家人在此建立家園,在全盛時期是一個住有二千至三千人的客家村落。香港現在的市花「紫荊花」,最早就是在這裡被發現的。

作為一個團結客屬、聯繫僑商、愛國愛港的香港客屬工商團體,香港嘉應商會成立於1916年。由於地理歷史原因,當時嘉屬客家人士在香港經營的行業,多數都依附於南洋各埠的附屬機構,專為南洋各埠提供轉運貨物、旅客、匯駁信款而服務的。這些行號資本不大,人數不多,力量薄弱,如不團結起來,便很難生存和發展。這也是嘉應商會產生的歷史原因。

善用香港獨特經濟地位

香港嘉應商會成立以來,不斷發展壯大,現有商號會員及個人會員1200多個,遍及香港百貨、製造、建造、運輸、旅遊、飲食和出入口等工商行業。商會?W根香江,造福桑梓,報效祖國。廣大會員關注香港民生,參與香港社會事務,為香港平穩過渡、順利回歸、繁榮穩定,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現在,香港回歸祖國已經8年多。近年來,香港經濟雖然經歷了起伏,但競爭優勢依然存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金融中心的優勢、專業服務優勢、國際網路優勢以及獨特的旅遊資源。香港是國際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是世界第三大銀行中心、第四大黃金市場、第七大外匯交易市場、第九大股票市場。香港擁有低稅率、健全的法律制度、公平的商業競爭環境、廉潔和高效率的政府、與內地和國際間的聯繫網路、教育水平高的工作人口,以及既全面又具規模的商貿相關服務,因而吸引世界各地企業來港發展。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香港特區政府,都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振興香港經濟,使得香港經濟的發展走上更加良性和快速的通道。香港客屬工商界人士希望,進一步善用香港獨特經濟地位,加強經濟貿易合作,與海內外客屬鄉親一起,共同開拓更多的商機。(文匯論壇)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