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深圳商报>  “艺韵客家”学术讲座透析“香云纱”传奇

“艺韵客家”学术讲座透析“香云纱”传奇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6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C02版 (文化广场·本城)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挂接】

【全文】

【本报讯】(记者 钟华生)12月15日下午,第四届客家文化节系列活动之“艺韵客家”学术讲座在深圳香云纱传承馆举行,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欧阳小战做了《自主品牌建设传承非遗发展》的主题演讲。主办方还以走秀、舞蹈等表演形式,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桑蚕文化、染整技艺,让在场的观众对香云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全新的认识。

欧阳小战介绍,早在三四百年前,深圳人就已用莨薯、苎麻和丝纱染制香云纱,老深圳人称香云纱为“十丈乌”,而罗湖东门老街附近的晒布路,就是因当年有商铺摊晒、交易香云纱而得名。自上世纪50年代以后,香云纱作为消费奢侈品开始逐渐销声匿迹,渐渐被人们淡忘,这项古老的生产工艺也几近失传。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可以生产。为了传承香云纱的古老工艺和文化,对这一岭南独有的丝绸染整工艺和人文内涵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他们生产的香云纱系列产品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已经成为深圳民间工艺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项目之一。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