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梅州日报>  百变客家妹背后的忙与乐

百变客家妹背后的忙与乐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6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10版:娱乐

【入库时间】20131020

【全文挂接】

【全文】

编者按:2013年央视秋晚已经落下帷幕,但精彩节目仍令人回味无穷。尤其是梅州本地文艺工作者尽心尽力的排练、演出,连见惯大场面的央视导演组都连声称赞。这里面,有着很多比节目更加令人动容的故事。本报为此专门采访了一组“我与秋晚的故事”,今日起陆续刊出,敬请读者垂注。

绚丽璀璨的2013年央视秋晚舞台上,除了明星大腕独领风骚,客家妹子们也成了晚会的焦点。她们群星般舞蹈在秋晚的舞台上,衬托着“月亮”的光芒,300多名客家妹子在伴舞的角色里演绎出了百变风采……

台上尽显精气神

台下伴舞连轴转

很多观众都还记得凤凰传奇演绎“民族风”版开场曲《问明月》时,舞台上踏着动感节奏、将轻盈的蓝白纱裙舞出力量感的数十位客家妹子。

作为首个节目,参演《问明月》的舞蹈演员自集中排练之初就开始一遍遍的练习这支舞蹈。“用半天的时间学习,用19天的时间练习,”一位参演的演员说。但是除了这个节目以外,演员们还兼任其他表演任务:部分演员一个节目接一个节目的排练,她们能非常到位的舞出每一个动作,却已没有精力修饰疲累的表情。

来自客家意象艺术团的丹微就参与了《问明月》、《杯花声声》等5个舞蹈表演。“半个多月的时间都没休息,每天三班倒进行排练,有时候会有虚脱的感觉。但是每一次站在舞台上,就有想把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让全球观众见到客家妹子的精气神的冲动。当然,我们都做到了。”丹薇笑言。

演员表演机会多

场内场外笑盈盈

来自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的12位女舞蹈演员,身穿金色亮片大裙摆裙子的客家妹子手执充满童趣又精致的面具,随着《快乐老家》的旋律踩着时尚的舞步走入观众的视线中……

参演《快乐老家》的女演员大多只有18、19岁,舞台上是充满活力的表演,舞台下也是一脸的笑盈盈。“导演对我们的表现满意,我们自然很高兴。”汉剧院的徐尚楣笑着说。据了解,导演组最初为汉剧院演员量身定做了《花满楼》表演,看到演员们在排练中功底都很不错,又临时抽调了一批青年演员参与《快乐老家》的伴舞。

同样一脸阳光的还有参加《送别》合唱的市艺校的学生们。能够成为秋晚唯一合唱曲目的演唱者,大家显得十分高兴。舞蹈班的杨双翠表示,这不仅是节目特殊,也因为又多了一次站在舞台上的机会。“最喜欢摄像机扫过的时候,这样爸爸妈妈就能在电视里看到我。”她笑呵呵说道。

勤学苦练提功力

本土歌舞醉观众

“客家妹子情谊长,情甜甜过冬蜜糖。杯花声声迎客来,欢天喜地乐洋洋……”作为此次央视秋晚唯一的客家本土歌舞节目,台上的60位客家姑娘刚一起舞,伯公杯碰撞出的悦耳音乐声便博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而与台下几百位群众齐舞杯花的一幕,更是引起了轰动。

如果说舞蹈演员们是“配角”,那么《杯花声声》的两位领唱之一、来自市山歌传承保护中心的李莉便是300多参加演出的客家妹子中仅有的“主角”。她在其他5位合唱演员的配合下,向全球观众完美演绎了属于客家人自己的歌舞。

俗话说,舞蹈演员耗体力,歌唱演员顶压力。“想到台下近两万观众,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都在听你唱歌,思想压力自然不小。”李莉说,“舞蹈演员在排练场馆练习的时候,我们也在剧团(市山)练。虽然只有一个曲目,但我们也会跟舞蹈演员一样,每天排练到凌晨才结束。”

李莉说,所有人这么刻苦地排练都是想把握这次机会,要在秋晚的舞台上,向全世界的观众展示最美客家人、唱出最好的客家山歌。(张柯罗娟娟)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