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乐居移民”潮 奔向惠州
【版次】第A0405版:优生活 到惠州 现象观察(一)
【入库时间】20140830
【全文挂接】
【全文】
东江时报讯 记者林奶花 在不少人看来上半年是房地产多事之秋,但惠州房地产市场依然不失信心。记者日前从市房产管理局获悉,惠州今年上半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41.25万平方米。这个数字,相当于深圳、珠海、江门、肇庆去年一年的销售面积。
新增人口和住房销售双攀高
其实,这个数字并不值得“骄傲”,因为惠州去年就已经领跑珠三角房产市场了,2013年房地产销售面积达1149.5万平方米,仅次于广州位居珠三角第二。这个业绩,在全国也排得上号。
“限购”且不论,房地产“惠州景气”指数的背后,有她自己更加耐人寻味的现象:
从2004年到2013年的10年间,惠州市常住人口从360多万增加到470多万,10年增百万,惠州的户籍新增人口也超过了50万人;房地产销售面积从101.13平方米上升到1149.5平方米,从百万级冲到千万级,10年增10倍。
新增人口和住房销售面积双双攀高,相得益彰,这是合理增长,是一个城市快速发展的引力效应。通俗地说,就是城市越来越好了,外来人口就越来越多了,房子就更好卖了。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3年,外地户籍购房人的住房签约量均占到当年住房签约总量的50%左右。
“乐居移民”向惠州成风潮
这“50%”意味着,按签约量计,近4年惠州售出商品房半数被外来新客家买走。记者调查发现,这个群体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一见,就爱上你——— 和惠州没啥直接关系,或心仪已久,慕名而来;或偶然相遇,一见钟情,出手买房,来惠州过退休生活。
其二,一住,就不想走——— 各种缘由的暂住,结果变成了常住,“候鸟”落岭南,长作惠州人。
其三,一带,就一大群——— 亲带亲,友带友,老乡带老乡,一个家族、一个村、一个地方,成群迁徙来惠州创业居住。
“近者悦,远者来”。前两类可谓之“乐居移民”,追求优越生活环境而徙;第三类可谓之“创业移民”,因事业兴生活美而居。客观而言,“创业移民”体量比不了广州、深圳,但流向惠州的“乐居移民”潮现象却十分突出。
“优生活,到惠州”,“东南西北新客家,来到惠州安新家”,正演变成一股不小的全国性潮流,形成“乐居移民”密集来惠的“惠州现象”。
“千万不要来惠州,你会迷上的”
作为新晋二线城市的惠州,其去年房地产销售面积何以能超诸多一线大城市?业内人士认为,刨去“限购”因素及深圳溢出效应,“乐居移民”是力挺惠州房地产的一个独特力量。半数买房者是“乐居移民”和“创业移民”,这也是近几年来惠州房地产市场风生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研究者认为,当今时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上升到了“尊严”的高度。既要物资文明发达,又要精神文明昌达;既要好山好水好空气,又要好住好玩好闲适。这样的城市哪里找?
“十面霾伏”之外,人们找到了惠州。这是被评为“2013中国十佳空气质量城市”的惠州,是“2013中国宜居城市”的惠州,是“2013中国最安全城市”的惠州,是连续4年获评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惠州,是“全国文明城市”的惠州。
近来,一个《千万不要来惠州,我是认真的》的民间帖子在微信中流传,“千万不要来惠州,因为来了,你会迷上惠州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如此惬意”,图文并美,又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优生活,到惠州”。惠州,以其“魅力环境,品质生活”的节奏,吸引东南西北新客家,书写“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当代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