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建客家民俗文化保護區
【版次】第C04版(鄉情)
【入库时间】20110920
【全文挂接】
【全文】
連城建客家民俗文化保護區
【本報訊】位於福建西部的連城縣是客家人聚居地和發祥地之一,是客家文化留存最豐富、最完整的縣份。該縣正在建設客家民俗文化生態保護區,以全面傳承弘揚和展示客家民俗文化。
中共連城縣委書記林志坤介紹說,連城客家民俗文化活動星羅萬象、神奇美妙,有被譽為“天下第一龍”的姑田游大龍和“鄕村狂歡節”羅坊走古事等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泉燒炮、犁春牛、北團游大粽、芷溪花燈及舞龍、舞獅等客家民俗文化活動,各具風姿,被譽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客家民俗文化的瑰寳”。
今年元宵節,被譽為“中國客家狂歡節”的冠豸山客家民俗文化節在連城舉行,走古事、游大龍、游大粽等客家民俗活動相繼上演,來自海峽對岸的台灣客屬鄕親更是和“祖地”鄕親雨中歡慶,盡顯兩岸同胞深情。林志坤表示,連城將傾力打造海峽客家民俗文化活動品牌,吸引衆多海內外客屬鄕親,尤其是台灣客屬鄕親前來體驗、交流。
連城在傳承、弘揚和展示客家民俗文化時,堅持保護與開發相結合,深入挖掘整合特色文化資源。如加強對客家民俗文化活動的引導,注重把每年正月十五的姑田游大龍、羅坊走古事、新泉犁春牛、芷溪游花燈等與平安建設、科技文化等知識宣傳結合起來,不斷賦予民俗文化活動新的時代內涵和生命力。此外,還扶持、鼓勵客家文化、民間技藝的傳承人大膽創新、積極開拓,形成了木偶書法、懸空書法、茶壺嗩吶吹奏等一批民間絕技絕活,並享譽海內外。
據了解,連城先後投入三千多萬元人民幣對培田古村落、四堡雕版印刷基地等客家文物古跡進行搶修維護、環境整治,投資四千八百萬元建設客家文化公園,投資二千四百六十萬元建設中國南方明清時期出版印刷發行工藝流程展示中心。
同時,連城還投資四億元建設海峽客家論壇中心,以“海峽客家論壇中心”主會場為龍頭,輔助建設五星級酒店、度假別墅、客家步行商業風情街、客家養身休閑中心、客家旅遊購物中心、客家民俗表演中心、客家文化博物館、客家名人館等功能性設施。
(鍾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