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三明日报>  试论三明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

试论三明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2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3版 (理论与实践)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挂接】

【全文】

●廖允武 廖允鸣

三明是客家地区,其中的宁化县石壁村,是海内外客裔公认的“客家祖地”、“客家摇篮”,周围的县区,亦大多已被专家论证纯客县或半客县。三明又是盛产山歌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客家先民和土著百姓和平共处,并将中原文化与闽越文化互为交融渗透,为传递心声,抒发情感,创造出许许多多极富特色的客家山歌。无论在山花烂漫的山野,还是月清如水的溪畔;无论是载歌载舞的节日里,还是婴儿酣睡的摇篮边,这里的民歌好比满山遍野盛开的山花,无论你走到哪个远村僻野,都可以大把大把地随意采撷。比如:“月亮出来月亮钩,打把金钩挂银钩。金钩挂在银钩上,郎心挂在妹心头。”这是流传在三明客家地区的爱情歌谣,通过巧妙的比兴,将男女深沉的恋情形象地烘托了出来。

三明客家处处有民歌,三明客家山歌是在三明客家民系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如姹紫嫣红的百花园,各种类型的客家山歌异彩纷呈,争奇斗艳。劳动歌、革命歌、情歌、生活歌、仪式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等。从不同侧面给人以不同的享受,韵味无穷。三明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作为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它在兼收并蓄中秉承了一般歌谣的共同特点的同时,也在发展和变异产生了自己的风格和个性。初步探讨,大致有四点。

1、质朴、自然、关注现实、反映心声。质朴、自然,反映现实世界。正是三明客家山歌的共同特点。它注重反映客家人民的真情实感,常常不加任何雕琢和装饰,最大限度地表现出生活本身的美,并产生扣人心弦的效果。如建宁《采莲歌》:“什么时候莲出水?什么时候莲开花?什么时候莲结子?什么时候采回家?三四月里莲出水,五六月里莲开花。七月正当莲结子,早晚两度采回家。什么喜坐莲叶上?什么喜游莲叶下?什么喜飞莲花蕊?什么喜爱莲子花?青蛙喜坐莲叶上,鱼子喜游莲叶下。蜜蜂喜飞莲花蕊,人人喜爱莲子花。山歌以近乎白描的语言展示了采莲生活的风情,朴素自然中,透着一种清新甜美的韵味。

我国民间文学泰斗钟敬文在《民间文学概论》中指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不同,它是直接扎根在劳动人民生活土壤中的文学。它紧密地伴随着劳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地反映了现实,直接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愿望。它的艺术形式不仅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而且更为他们所掌握、所运用。它从内容到形式处处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艺术趣味和美学理想。”三明客家山歌正是如此,时时关注现实社会生活,表达了群众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如《船夫歌》:“一更鼓,声声哭,算来最是梢公苦。上无片瓦下无基,一条破船一根橹。三餐‘下府饭’,半块咸萝卜。风里浪里受煎熬,日晒雨淋破衣裤。财主享福撑破肚,吃尽艄公肉和骨。”山歌以船夫生活的艰苦与财主的贪得无厌进行鲜明对比,控诉了旧社会阶级压迫的不平。又如《莫贪财》:“为人不必苦贪财,财物须知命中来。骗得财来灾难到,莫将福禄变成灰。”此劝人清廉的山歌,表达了数百年前,群众已对贪财纳贿者的厌恶。

2、方言土语广用,客家特色分明。客家方言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中原语言与土著语言相互融合的产物,在山歌中溶入大量的方言土语,是三明客家山歌鲜明的特色之一。比如歌谣:“大布娘囡会打席,溪树有名番酒叶,岩观土堡出莲子,后垅娘囡不要掇。”(其中“娘囡”指姑娘,“打席”指编草席,“番酒叶”指烟叶,“掇”指挑选)。又如《长工歌》:“日头落山乌龙龙,蛤蟆老鼠跳进洞。山中鸟子也归林,烂肚东家蛮收工。放下锄头伸个腰,看介日头有几高。本来今朝做得完,留着明天再做个朝。”其中“日头”指太阳,“蛮”指没有,“看介”指看一下,“今朝”指今天,“个朝”指一个早上。客家方言是我国纷繁复杂的语言长河中一支独立语系。三明境域通行的客家方言很复杂,内部差异大,即使方言较为统一的宁化,其安远和治平乡方言也不同于宁化。但总的来说,母语、语音、语词都是中原语言,仍保留着不少的中原古汉语特征。客家方言土语在山歌中的大量运用,既能使歌词内容得以形象、生动、完美地表达,增加了客家山歌的无穷韵味;又能展示三明客家山歌不同于其他民间歌谣的独特个性与显著特色。

3、巧用修辞手法,山歌增添魅力。修辞,并非文人的专利。从《诗经》、《楚辞》起,劳动人民口头创作中国民歌中,就已出现许多赋比兴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三明客家山歌吸取了中原文化的养份,歌谣中,巧用修辞手法的例子比比皆是。

先说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要学蜡烛一条心》:“新做衬衫要合身,阿妹连郎要正经。莫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以灯笼和蜡烛来比喻对爱情不要三心二意,应该一心一意。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又如《情哥情妹时时见》:“茶树开花连打连,情哥情妹时时见。一日没见妹妹面,好比扬琴断了线。”这首山歌有比又有兴。以“茶树开花连打连”引出要说的内容,又以“扬琴断了线”比喻情哥不见情妹时惆怅的心情。别有韵致。

三明客家山歌通常用自然物作为比兴的依据,如“十树红梅九树红”、“日头出来满天红”、“月光光,月明明”、“池中鸳鸯成双对”、“正月里来是新春”等等,这些比兴往往是在坚实的生活基础上脱口而出创造出来的。这些鲜明、恰当、生动的比兴句,还有如排比、夸张、对偶、设问、反复、顶针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增添了客家山歌亲切、形象、生动的美感,还增添了不少泥香土韵,引人入胜的魅力。

4、章法句式灵活多变,舒缓有致琅琅上口。三明客家山歌依据客家方言的音节特点,有自己的章法句式,且灵活多变。大多是四句头山歌,或独立成篇、或多段成篇。也有七言五句、六句、七句、八句多段成篇的。其中劳动歌多以七言为主,也有五言或杂言,多为四句一节,多节成篇,琅琅上口。三明情歌大多七言,隔句押韵,有四句式,也有多段体结构,形式多样,此外,还有对唱、盘歌等,倍受群众喜爱。生活歌大多七言、五言,也有长短不拘的,有的慷慨激烈,有的情真意切,有的深沉委婉,各有各的韵味。革命歌一般以七言为主,有四句一节的,也有多节成篇的。仪式歌大多为五言、七言等四名式,也有不少多段工式,有的句式长短不一,自由活泼。历史传说歌则往往七字句一气到底,多句换韵,穿插着故事情节,别有气势。儿歌往往短小精练,通俗流畅,常用三字句,也有长短句式,很有节奏感,好唱好记。有些客家山歌,往往带有许多衬词,如:宁化山歌: “正月子飘,是新年,劝郎亲哥 (嗳子依哎哟),莫赌钱 (哪)我的干哥。十个赌钱九个输,有情我郎哥,小妹子妹,没见赌博是 (嗳子衣嗳哟),发了财呀我的干哥! (劝郎戒赌歌)”有了衬词的烘托,使山歌唱起来更加婉转悠扬,乡土气息浓郁,别有一番滋味。

以上仅仅是个人粗浅的见解,但是,从三明客家山歌,可以看到客家人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和他们自强自立的拼搏精神;看到客家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及其与中原千丝万缕的传承关系。有哲人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作为三明人,我们都有责任珍爱、浇灌、抚育三明客家山歌,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这簇娇艳的民间文艺之花更加光彩夺目。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