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闽西日报>  一个客家妇女的坚韧追求

一个客家妇女的坚韧追求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9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03版(职场)

【入库时间】20110620

【全文挂接】

【全文】

十几年前遭遇挫折的中年妇女练家香,从武平象洞乡洋贝村来到县城,摆地摊从事土特产经营。多年来她凭着客家妇女的坚毅,和这块土地上的“天然产出”一同成长。而今她经营的土特产,已经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3月24日,站在武平县工商局举行的授牌仪式上,练家香感慨万千。

练家香曾有过一段生活黯淡的日子。1994年遭人遗弃的练家香,投奔在县城工作的妹妹,先后从事过洗碗筷、卖衣服、看副食店等营生,几年下来没赚到什么钱,后来还被一个江湖骗子运用“迷幻术”,让她迷迷糊糊地把几年所得全部“交给”了他。

欲哭无泪的练家香在妹妹的劝说下,于1998年在县农贸市场摆起了地摊,搞起了灵芝、红菇、金线莲等土特产经营。当时摊位便宜,劳动力也好解决,跟在屁股后面的大儿子也快成人了。可苦于资金短缺的练家香,为了向亲戚朋友保证借钱的信誉度,经常做“短线生意”,“快买快卖”,有时折本也出手,这样虽然让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却惹得同行不高兴。他们“联合”起来对付这个初出茅庐的家伙,不愿把货物“周转”给她。

不过练家香发现,那些从事土特产的老板们大都能赚到钱,她想一定要坚持下去。她挨家挨户上门求教,向前辈学习土特产制作、保管技术及销售经验,虽说吃了不少闭门羹,但毕竟还是好人多,同行钟德胜、钟祖福、邱仙凤等人,开始传授她一些防蛀、防潮技术。心灵手巧的练家香,很快掌握了蒸汽杀菌等核心技术。对红菇等要求保持干燥的货物,她突发奇想从老家找来一些草纸,在货物底下厚厚垫上一层,竟可以不用再放任何干燥剂、防腐剂。钟祖福还教授她销售技巧,说不能因急于出手而让人专挑大的,留下“货脚”难以出手。“快收快卖”的经营方式,让她当年获利2万多元。

为方便顾客,练家香配备了一些塑料袋,有时忙不过来,就提前一天把顾客预订的货物包装好,并在口袋上注明单价、数量,署上自己的名字以示确认。不料这个简易包装,竟让满地堆放的土特产,转眼变得“阔气”起来。众商家开始效仿,武平土特产也从此由地摊堆放进入包装时代,身价逐渐提高。而此时,练家香已经把目光瞄向了外地市场。2000年她只身来到龙岩城区北市场,第二年在中山街开设一家分店,而后以“统一发货,自主经营”的方式,在龙岩市开设了4家分店。

2004年她给自己经营的土特产注册了商标。为扩大品牌影响,练家香开始陆续在广州、福州、上海、北京等地进行土特产展销。2008年8月,她的品牌获龙岩市知名商标。在政府支持下,练家香于2006年成立土特产有限公司,她还牵头成立武平县灵芝专业合作社,在东留乡等地建立食用菌种植基地200多亩。

如今练家香已经在厦门、福州、北京等地开设了12个加盟店。谈起今后的打算,现年57岁的练家香显得神采奕奕,她说目前正和沃尔玛超市协商合作事宜,她还要把客家土地上的天然特产打进欧美市场。 (钟茂富)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