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广州日报>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6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24版 (广东新闻)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挂接】

【全文】

河源二十年 一步一创新

1988年1月7日,隶属于原惠阳地区管辖的河源正式撤县建市,现辖龙川、连平、和平、紫金、东源、源城5县1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33.21万人。近日,河源市各县区都举行活动纪念建市20周年,明天,河源市将隆重举行纪念建市20周年庆典。

建市2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河源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谱写了壮丽的诗篇。河源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全国双拥模范城”、“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园林城市”,目前正在全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2007年,河源实现生产总值333.5亿元,比1987年增长14.5倍,人均生产总值11905元,比1987年增长13.6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亿元,比1987年增长36.3倍;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86亿美元,比1987年增长218.8倍,外贸出口8.53亿美元,比1987年增长148倍。

河源市长刘小华向记者介绍建市20年成就时说,河源的每一个前进脚步都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成果。

区位——

全面融入珠三角2小时经济生活圈

20年前的河源,没有一寸水泥路,也没有一寸铁路,更没有一寸高速公路,被称为惠阳地区的“西伯利亚”。

1993年,河源市委以1号文件发出了《关于加快河源市交通建设的决定》,掀起了一个交通建设的新高潮:1995年,广梅汕铁路正式建成通车,打破了河源没有铁路的历史;1997年,京九铁路正式通车,拉开了河源通往南北的门户;2003年,惠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改写了河源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2005年,梅河、粤赣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河源从昔日的偏僻边远的山区一举变成了粤东北陆路重要交通枢纽,河源从此全面融入了“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由外来投资的“冻土”变成了产业转移的“热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河源大地。

农业——

步入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轨道

从造林种果到小庄园再到大基地,河源市的农业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20年。20年前的河源,农业还是传统的小农经济。建市20年来,河源市历届党委政府对如何做大做强做优河源农业进行了积极探索,从造林种果到创建“三高”农业示范基地,从实施“百万亩水果工程”、兴办小庄园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从建设“六大基地”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农业专业镇,思路在探索中不断理清,今天终于找到了出路。

河源农业实现了从低效到高效、从零散到集约的飞跃,以绿色、环保为特色的河源农产品纷纷进入珠三角和港澳市场,河源目前成了穗深港澳农产品重要的供应基地。2007年,河源全市农业总产值81.06亿元,比1987年增长2.9倍。

工业——

创办效益园区走新型工业道路

从创建工业走廊到工业立市再到实施效益园区,河源的工业建设突飞猛进。20年前的河源,没有多少家像样的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都是一些“五小”型企业,当时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5.32亿元。2007年,河源工业总产值508.6亿元,比1987年增长61.3倍。

河源市历届党委政府对山区要不要、能不能和怎么样发展工业进行了艰辛的摸索。从当初建立埔前至仙塘“工业走廊”到建设明珠开发区,从提出“工业立市、借外发展”战略到提出走“园区式、用地省、低污染、好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建设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和6个县区工业园到提出建设效益园区、培育主导产业,河源工业实现了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散到聚的飞跃。

目前,河源“一区六园”已开发建设面积56平方公里,落户项目642个,累计投资总额404亿元。初步形成了移动通讯、食品饮料、矿产冶金、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轻纺服装、建材陶瓷、医药制造、钟表眼镜、电力能源等十大产业,2007年手机产量达650万台。

旅游——

珠三角“后花园”实至名归

20年前的河源,新丰江水库已经碧波万顷,但游人稀少,可以说全市拿得出手的旅游景点没几个。建市20年来,随着一个个景点景区的开发,一个个旅游产品的推出,河源旅游业一步步走上了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轨道。

河源从把新丰江水库更名为万绿湖到借款10万元开发万绿湖旅游风景区,从提出“旅游旺市”战略到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从“绿色河源,绿色休闲”主题到“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旅游新形象,视野在探寻中不断开阔。

现在一到周末,粤港澳居民就纷纷驾车到河源旅游休闲,河源成了珠三角城市名副其实的“后花园”。2007年,该市接待游客615.4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88亿元,分别比1987年增长266.6倍、133.5倍。

城市——

客家古邑焕发青春魅力

20年前的河源,河源新市区还是一片荒凉的矮山坡,连接新老城区的只有一座浮桥,整个城区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没有一处红绿灯,也没有一盏路灯。建市20年来,随着新城区的开发和老城区的逐步改造,中心城区的规划,市区建成区面积比1987年扩大了5.4倍,河源目前初具了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规模和格局。

随着河源大桥、珠河大桥、宝源大桥、临江大桥、胜利大桥、庄田大桥、仙塘大桥等桥梁先后建成通车,这些桥梁已成为连接河源市新老城区的必经交通通道。

建市20年来,河源市区建成区面积由4.05平方公里扩大到2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2.7万增加到32万,城市化率由12.2%提高到40.1%。现在,河源这座东江边的“客家古邑”,犹如一位步入弱冠之年的年轻人,正在日益焕发出自己的新的青春魅力。

本版文/图

记者秦仲阳、曾焕阳

通讯员黄少立、谢文丰、刘石妹、廖茂青、

刘赟、陈振敏

东源县城

旧貌换新颜

前昨两天,河源市源城区东源县先后举行建区建县20周年庆典。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河源市长刘小华等到会庆贺。

1988年1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源城正式建区,成为河源市政府所在地。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创业,源城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2007年,城区生产总值34.5亿元,是1988年的17倍,年均增长16.2%;20年前的城区只是河源小县城,建成区面积仅有4.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仅有13.5万人,而今建成区面积达25.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0多万人,面积扩大了5倍多,人口增长了1倍多。交通从仅有的205国道及东江航运到现在发展为广梅汕、京九铁路双龙过境,惠河、粤赣、河梅高速公路贯穿南北,源城已融入了珠三角2小时经济生活圈。

目前,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达20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园七村”的发展格局,200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58.1亿元,是1988年的60倍,年均增长24.1%。初步形成了电子电器、机械制造、生物制药、建材等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目前已达到56家,实现了从农业为主的小县城向新兴的工业城市转变。

20年前,河源建市后,将原河源县城改为源城区,原郊区新设东源县,迁往10多公里外建新县城。今天,新县城已经初具规模,成为河源工业走廊的重要一极。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