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93)
期刊(268)
图书(61)
学位论文(16)
会议论文(3)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293)
期刊 (268)
图书 (61)
学位论文 (16)
会议论文 (3)
视频 (1)
按年份分组
2015(5)
2014(297)
2013(49)
2012(63)
2011(65)
2010(38)
2007(20)
2004(2)
1998(3)
1991(3)
按来源分组
其它(67)
客家研究辑刊(10)
客家(5)
炎黄纵横(3)
龙岩学院学报(3)
民族艺术(2)
中国经济周刊(2)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
今日民航(1)
歌海(1)
一部弥足珍贵的革命史料:廖安祥《梅州大侠香港六十年》书后
作者:李吉奎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诞辰100周年  国际学术研讨会  香港  大侠  梅州  史料  革命  诞辰一百周年 
描述:今年是廖安祥先生诞辰100周年,嘉应学院举办“纪念廖安祥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一桩盛事,很有意义。
嘉应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
作者:韩小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嘉应州  梅州市  客家  留日学生  辛亥革命  留学生教育  文化交流  师资力量  教育事业 
描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对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孙中山领导的这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嘉应州籍的留日学生都积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革命斗争,并为此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嘉应诗人与诗界革命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嘉应诗人  诗界革命  黄遵宪  史学思想  丘逢甲  革命理论  岭东诗派 
描述:关于“诗界革命”的源起,学术界一般都认为“诗界革命”是梁启超等人在戊戍变法前一二年提出的。《中国文学史》说:“在戊戍变法前一两年,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而不及黄遵宪。这种观点极有代表性,但值得商榷,原因有二:
丘逢甲黄遵宪“争雄”与诗界革命
作者:张应斌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诗界革命”  黄遵宪  丘逢甲  康有为  梁启超  当事人 
描述:1996年公布了康有为在近一个世纪前的批注,涉及丘逢甲与黄遵宪“争雄”、丘逢甲与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的关系以及“诗界革命”等重大问题。丘、黄“争雄”确有其事,但由于当事人恰当的处理和梁启超的斡旋,终使二人成为朋友,并对“诗界革命”队伍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段]
“诗界革命”中的黄遵宪和梁启超
作者:冼心福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物  传记  中国  近代 
描述:“诗界革命”中的黄遵宪和梁启超
客家秘史:作为客家人事业的中国革命
作者:艾玛丽 何小荣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蒙古秘史》  中国革命  客家人  事业  普通百姓  讽刺意味  邓小平  胡耀邦 
描述:过这个问题。
日本新闻工作出身学者眼中的“客家”形象:评《客家与中国革命
作者:星野丽子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中国革命  国外学者  新闻工作  国家  日本  形象  出身 
描述:,与中国社会的真实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此书有不少关于客家社会、文化、历史和语言的翔实内容。因而,笔者认为它有被介绍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试论客家先贤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王予霞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近现代文学史  客家诗人  民间文化  诗歌创作  黄遵宪  梁启超  丘逢甲  新文化运动  李金发 
描述:晚清时期,中国的文化著述中浮现着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那就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思想家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民间文化。他们对民间文化的现代功能进行阐发与张扬,利用民间歌谣宣传各自的政治主张。1899年,梁启超提出:“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
闽粤赣边客家地区社会经济史研究概述
作者:王福昌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粤赣边  社会经济史研究  客家地区  三四十年代  客家民系  商品经济  租佃关系  社会动乱 
描述: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的闽粤赣边是典型山区。明清以来该地区形成了著名的客家民系,商品经济大幅度发展,租佃关系日趋复杂,社会动乱、农民起义、苏区革命纷至沓来。因此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界就开始了对其历史的研究。本文想就2005年之前的成果作些概略性的综述,不当之处请方家教正。
饮水思源:中国乡村葬礼中的道德、地位及其再造
作者:欧爱玲 周云水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葬礼  文化大革命期间  道德  乡村  中国  饮水  旧社会  老百姓 
描述:“在旧社会,普通老百姓支付不起完成一次葬礼所需的费用,只好将装有亲戚骨骸的坛子(金罂)放在祠堂里。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切都乱糟糟的,一些顽皮的小孩就将装有骨骸的瓦罐扔到了河里……我与房东宋玲(Songling)以及她的邻居爱华(Aihua)坐在宋玲家的客厅里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