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85)
期刊(229)
学位论文(60)
图书(14)
会议论文(6)
视频(4)
按栏目分组
报纸 (685)
期刊 (229)
学位论文 (60)
图书 (14)
会议论文 (6)
视频 (4)
按年份分组
2014(298)
2013(121)
2012(143)
2011(170)
2010(100)
2008(53)
2006(12)
2005(9)
1999(1)
199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74)
海峡导报(10)
厦门文学(2)
出版广角(1)
粤港澳价格(1)
福建文学(1)
科学24小时(1)
中国出版(1)
艺苑(1)
室内设计与装修(1)
雕版印刷之乡 闽西四堡
作者:董静  期号:第8期 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雕版印刷  闽西  客家民居  民居建筑  古村落  建筑形式  墙体内表面  繁荣  印刷业  建筑单元 
描述:闽西的客家民居我们已经不陌生了,与之前介绍过的几个古村落相比,四堡的民居建筑保存的并不完整,规模也不大,但这里曾是雕版印刷繁荣之地。作为如今仅存无多的雕版之乡,四堡对闽西乃至中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闽西汀州四堡传统雕版印刷工艺调查研究
作者:蓝泰华  期号:第2期 来源:艺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汀州四堡  雕版印刷  工艺调查 
描述:的一些独特之处也为中国印刷史留下了重要的研究价值。四堡雕版属于"坊刻",它的古书坊印刷建筑群"民居+作坊"的艺术特色独具一格。四堡印刷业在中国考古史、印刷史、传播史、文明发展史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线装历史 古籍故元--中国古代雕版印刷基地四堡探寻
作者:涵林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与当时的北京、武汉和江西浒湾一起,被誉为"中国清朝时期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名噪一时.对于中国出版史研究而言,四堡最大的价值在于:这里保存着最完整的书坊建筑、线装古书和雕版印刷工具,这里是目前世界上惟一幸存的古代雕版印刷基地,这里是出版界屈指可数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中国惟一幸存的明清雕版印刷基地———四堡
作者:李贞刚  期号:第3期 来源:科学24小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业  明清时期  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  闽西客家  四大发明  《金瓶梅》  古籍  起源 
描述:中国惟一幸存的明清雕版印刷基地———四堡
客家人的精神本质--从吴尔芬《雕版》谈起
作者:张贵泉  期号:第9期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说<雕版>.……
四堡传统建筑环境与雕版印刷文化保护研究
作者:王铁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筑遗产  福建  四堡古建筑群  雕版印刷文化  客家文化  闽西文化 
描述:本文主要研究建筑遗产的非物质文化环境的保护理论和方法。建筑遗产作为人类不可再生的资源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建筑遗产的文化环境由于它的“非物质性”往往被忽视,但它却是重要的历史信息。论文从历史的角度和民俗学的角度来剖析其重要性和保护
穿越泛珠三角之神秘福建围龙印刷或者核反应
作者:周珂  期号:第5期 来源:粤港澳价格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泛珠三角  核反应  福建  神秘  穿越  印刷  永定土楼  核爆炸  围龙屋 
描述:密探就此发现了世界独树一帜的客家围龙屋,永定土楼就像核爆炸一样声名海外。
探连城古村 品客家风情
作者:沈彦舒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瑶里古村落 “一脚跨三县”的界碑 在龙岩,风情万种的古村落可不少,光连城一个县,除了以客家古民居建筑群闻名的培田外,莒溪镇壁洲的文昌阁、天后宫也因奇特的建筑形式颇受关注,而庙前芷溪、瑶里、四堡务阁等村落,更是各有特色。趁着周末,不妨自驾闽西,探访它们吧。芷溪:宗祠文化有内涵 位于连城县
雕版》:精神孤儿的命运与客家文化的彰显——吴尔芬访谈录
作者:杨天松  期号:第8期 来源:出版广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雕版》  小说  客家文化  吴尔芬 
描述:读者,说他是通过厦门的朋友把每一天的《厦门晚报》连载剪下来寄给他而读完《雕版》的。
北村暨客家小说学术研讨会在冠豸山举办
作者:泓莹  期号:第1期 来源:厦门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篇小说  北村  英雄无语  纪念馆  学术研讨会  君山  客家  雕版  创作  基地 
描述:走得最远的先锋作家北村, 创作转型后以哲学家的思考和诗人的激情创作了 大量作品,长篇小说《愤怒》问世后,再次在中 国文坛掀起一股北村热潮。2004年12月13日, 由《文学评论》杂志社、连城县政府和中国作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