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兴国山歌之乡客家吹打乐
-
作者:李启福
期号:第3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吹打乐 起源与传承 配器 结构
-
描述:兴国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赣南客家地区的山歌有别于赣南其他县,吹打乐自然也 有其独特之处。兴国客家吹打乐有别于他而独具创作特色。
-
粤乐旋法研究(一)
-
作者:陆仲任
期号:第2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骨干音 民族民间音乐 偏音 七声音阶 五声音阶 珠江三角洲 资本主义 民主自由 终止 广东省
-
描述:。粵乐的前辈们在民间艺术的传统基础上,借鉴了外国文化艺术,创作方法又受到资本主义“民主自由”思想的影响,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乐观积极,敢于创新”的,加上电影配乐、灌制唱片的有利条件,使“优美动听,华丽活泼,乐观向上”的粤乐,受到广大众群的
-
歌乡行(之三)——谈赣南“客家山歌”
-
作者:温萍
期号:第4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兴国山歌 赣南 历史悠久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赣州地区 独特风格 客家人 民歌 调式
-
描述:。赣南客家山歌之所以流传久远,一方面是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风格,而另一方面是它与革命战争关系紧密相连,革命斗争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赣南是革命的摇篮和中
-
客家民间灯彩的象征意义及其在江西石城灯彩戏中的应用
-
作者:黄玉英
期号:第3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间灯彩 宫灯 江西石城灯彩戏 民间戏曲
-
描述:具有象征意义的客家民间灯彩艺术,随着历史条件变化而演变,在长达上千年的历史演化中,民间灯彩的象征意义也处于不断的丰富与拓展中。本文将从象征富贵、象征繁衍、象征吉祥兴旺、灯彩的象征意义在江西石城灯彩戏中的应用这四个方面进行归纳阐述。
-
赣南采茶戏曲调来源的丰富性及其文化学解释
-
作者:王沥沥
期号:第4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采茶戏 曲调来源 客家民系形成
-
描述:文章从江西赣南采茶戏曲牌音乐的风格多元性特点出发,在音乐分析的基础上寻求其内在的文化原因,揭示了赣南采茶戏曲牌音乐的风格形成与赣南客家民系形成历史之间的相互关联。
-
民间客家山歌主体音乐行为的考察与分析:以广东兴宁“杨如彭山
-
作者:黄燕
期号:第2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杨如彭山歌亭 广东兴宁
-
描述:—乡土性、变化性、口语化、生活化、娱乐性和客家民性.由此说明,当民俗文化满足了人们生活的某些需要,民俗主体自然会真正传承民俗文化,但也只有坚持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民俗文化才能继续传承.
-
岭南筝派纵横谈
-
作者:陈蔚旻
期号:第3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岭南筝派 潮州筝派 客家筝派 粤乐筝派 中华民族古筝大派
-
描述:而道远的路子。粤乐筝是岭南筝派的一支重要流派,要继续推崇和发扬。音色和韵味是南北筝派的最大区别。岭南古筝的形制有着浓郁的岭南工艺特色。随着科学昌明,交通发达,交流频繁,经济繁荣,语言统一及媒体作用,形成中华民族古筝大派遥而有期。
-
赣南于都县靖石乡田东村刘氏“选贤堂”晋牌祭祖仪式音乐文化调
-
作者:钟善金 邹建林
期号:第1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于都县靖石乡田东村 晋牌祭祖仪式 仪式音声
-
描述:独特的系统,音乐表现功能在祭祖仪式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客家人在仪式中表达着"慎终追远"的思亲之心、对先贤丰功伟绩的景仰、对亲友款叙之情的抒发,体现了客家人期盼消灾祈福、五谷丰登、财运亨通、风调雨顺、国泰平安的心态。
-
花城话山花——谈广州地区的客家山歌
-
作者:温萍
期号:第4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广州地区 调式 民族民间音乐 花城 增城 白云山 客家人 五声音阶 新丰
-
描述:人们把广州誉为花城,这美称是确切的,它不但是一座美丽的花卉似的城市,而且在艺术上也是繁花似锦,百花争妍,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的,这里着重介绍花城的一伎独秀——客家山歌。
-
汉乐定名辨
-
作者:罗德栽
期号:第4期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广东汉乐 潮州音乐 民间器乐 客家人 乐种 艺术特色 东南亚 外江戏 广东汉剧
-
描述:广东汉乐是指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形式。它大体包括丝弦音乐、中军班音乐、八音大锣鼓、庙堂音乐等几个品种。这种音乐历史悠久,曲目丰富,形式多样,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国外,尤其在东南亚也有一定的影响。它和广东音乐、潮州音乐一起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