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708)
期刊(1039)
学位论文(306)
图书(39)
视频(37)
会议论文(3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708)
期刊 (1039)
学位论文 (306)
图书 (39)
视频 (37)
会议论文 (31)
按年份分组
2014(1289)
2013(344)
2012(358)
2011(342)
2010(315)
2008(162)
2007(78)
2006(46)
2005(21)
按来源分组
客家研究辑刊(44)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34)
农业考古(12)
客家文博(6)
美术大观(4)
环境(3)
戏剧文学(1)
第六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1)
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对地方院校和谐绿色校园建设的若干思考——以嘉应学院为例
作者:唐兆民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环境  管理  和谐  校园 
描述:根据400份抽样问卷调查和实测资料,分析嘉应学院校园功能区划及环境问题,并基于环境规划学理论,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议,从而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建设服务。
大运自然公园 首期设计启动设“黉运六景”,保留客家生态树木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大运主题公园经历了方案设计、专家论证、征集市民意见等阶段后,目前,已进入首期建设内容设计阶段。据悉,大运公园内将有6大主题景观,2个主题公园,并将保留客家生态树木,在建设中融入本土客家文化。首期将建设南北两个出入口,公园内以自行车、人行为主,打造园内“绿色”交通系统。 这是记者从昨日上午龙岗区召开
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王静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风俗文化  日本  文集  风俗文化  中国  文集  地理环境  文集 
描述:地理环境与民俗文化遗产:“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齐心协力护土楼 ――永定县加强客家土楼保护掠影
作者:何雪昌 卢基莹 李添华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小朋友,看土楼,莫乱画,莫乱丢;土楼美,要保护,好环境,齐维护……”6月上旬,我们到永定县湖坑镇幼儿园看到,小朋友正在朗读《福建(永定)土楼乡土教材》里的“爱护土楼文物”儿歌。这是该县教育引导群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的剪影。 永定是 全国著名土楼之乡,分布在全县2万多座土楼被国内外专家
从山野到大庭广众:长汀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地方知识
作者:王维娜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地方知识  文化生态 
描述:解释了各类山歌的概念、涵义和演唱内容。 第二部分,包括本文第二、三、四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从历时性角度分析从传统到现代,长汀客家山歌文化生态和演唱空间所发生的变化。指出:传统时期,长汀当地多山的自然环境
客家世界“香格里拉”的红色记忆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梅州大埔县以争当全市绿色崛起排头兵为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三名城一基地”建设为突破口,致力把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全县经济社会
畅玩原生态 品尝客家美食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河源一直被誉为深圳人的后乐园,这里的青山绿水和原汁原味的客家美食,总是让不少深圳人一放假就心神向往。尤其是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的万绿谷休闲度假旅游区,是万绿湖环湖公路上第一个原生态自然渔村,拥有
畅玩原生态 品尝客家美食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河源一直被誉为深圳人的后乐园,这里的青山绿水和原汁原味的客家美食,总是让不少深圳人一放假就心神向往。尤其是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的万绿谷休闲度假旅游区,是万绿湖环湖公路上第一个原生态自然渔村,拥有
“客家文化根在客地”的新确认 ――评谢重光《客
作者:邹文清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从何处来”,是谢重光先生十几年来不懈追问的一个客家学核心问题,客家与中原及客地的关系则是其中的焦点。在其新著《客家文化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谢教授摆脱时论、推陈出新,提出了“客家文化根在客地”的重要观点。 在致力于科学的客 家学建设中,谢教授一直呼吁要拓展研究领域的宽广度,提倡
客家古村:苍烟落照山海间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如果说,位于深圳东部的众多古村落犹如一颗海畔明星的话,那么高岭古村则是这璀璨群星中最安静而独具气质的了:它坐落在苍烟落照的山海之间。似乎人们不懂它的寂寞,只有甚少的人来到废弃的那一片,找寻一地残片和一栋栋的老旧故事。这些人无一例外地会于斯惊叹———喧闹繁华如东门,也有静谧如高岭。 一路